教员曾说过,敌人赞成的我们要反对,敌人反对的说明我们做对了,要坚持。
这话就像万能钥匙一样,放在任何时候都很适用,在任何领域都能配得上锁。
每当蒙古高原西北风刮起的时候,中国的华北平原就遭了殃,甚至连朝鲜和韩国都要遭难。
中国意识到沙漠的危害,但这是别国的事情,咱也管不了,看看自家问题也不轻,于是开始花大力气和时间治理沙漠。
然而美专家却专门发了大篇论文来论证中国治沙弊大于利,蒙古不治沙才是正确的。
这话是真是假?真是中国小题大做了吗?
蒙古地狱模式
蒙古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已经分家的兄弟,有那么一些血缘关系,但是闹过矛盾,虽然没有撕破脸皮,但已经回不到当初的亲密无间了。
曾经蒙古和内蒙古都在清朝的统治下,康熙还把自己的公主嫁到蒙古去和亲,也开通了很多贸易的通道,为的就是蒙古甘心臣服于清朝,不再随时到边境去打秋风。
然而在清朝轰然倒塌后,还是漠北的蒙古就勾搭上了沙俄,并且闹着独立。趁着中国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自成一家。
独立之后他们一直想着要和苏联更进一步,为此将自己原本的回鹘蒙文丢弃,迫使民众学习西里尔蒙文,还学起了斯拉夫文化。
可是即便他们再怎么舔,苏联这棵大树也被美国略施小计而扳倒,最终解体迫使蒙古再找新的依靠。
此时的穷亲戚中国竟然慢慢发展了起来,眼看着中国越来越好,蒙古是羡慕但又不服气,夹在中俄之间憋屈,于是他们将目光放在了遥远的美国,巴巴地凑上去要奉人家为第三邻国。
现在的蒙古面积也不小,足有156.35万平方千米,在世界排名也是第18名,但是经济发展不行,地位也不行,虽说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内陆国,但也就是这名头,限制着他们的发展。
因为全境都被中俄包围,距离最近的海就是渤海,因此想要运点啥出去都要问过中俄,也是够憋屈的。
除了地理位置上的不便,他们的地形也比较单一,不是沙漠戈壁,就是草原森林,还因为纬度太高常年干旱寒冷,搞得人们只能缩在首都乌兰巴托抱团取暖。
可是乌兰巴托的情况也并不理想,冬天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被誉为世界上最寒冷的城市,根本不像歌曲中唱得那么美好。
而其他“农村人”就是在草原上放牧为生的牧民,他们饲养着大量的牛羊。
按照蒙古348万的人口和最高时7000万的牛羊量来看,每平方公里土地上,两个人拥有着20头牲畜,也算是富裕家庭了,为啥他们的经济却那么落后呢?
主要还是他们的气候太过寒冷,全国不是沙漠就是草原,其他道路都断了,只能以畜牧业作为主要的产业。
不过上天也给了他们一件法宝——矿产资源,煤炭储量高达3000亿吨,铜矿储量达到22多亿吨,在亚洲是响当当的地名。
此外,黄金、石油、铁矿、稀土等矿产都是他们的家传之宝。
因此除了畜牧业外,挖矿也是他们的另一大主业。
不过因为经济发展不行,他们开采出来的矿产质量并不是很好,和澳大利亚不是一个档次,因此价格上也有些许区别。
但这已经足够令蒙古吃好久了,于是他们开始大肆开采,全然不顾开采带来的土地沙漠化,原本是只占一半的沙漠,如今已经达到72%。
每年春天时,蒙古高原的风沙就被吹起来,吹到下风的中国北方,甚至有时江浙地区也深受困扰,朝鲜和韩国也不能幸免。
为此韩国媒体经常喊话蒙古早点治理沙漠化,可是蒙古就是不听,也不动。
为什么蒙古就是不治沙呢?倒是中国,开始正视国内的沙漠化情况,开始治沙措施。
中国治沙弊大于利?
其实蒙古自己也知道问题,毕竟他们的沙漠化已经威胁到畜牧业,导致大量的牧民破产,聚集到乌兰巴托周围的山坡上居住,大量的贫民窟就像蒙古的癞疮疤,牢牢地扒在乌兰巴托的周围。
那他们为什么不治沙,让牧民重新回去放牧呢?
实际上他们不是不想,而不是做不到,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没钱。
2023年蒙古GDP68.9万亿图格里克,折合人民币1268.4亿元,而作为中国一个省的内蒙古GDP都有24627亿元了。
一个国家都比不上一个省,不知道蒙古会不会后悔闹着要独立了,因此也有钱去治理沙漠,还不如给乌兰巴托山坡上的牧民好点的生活。
除了没钱之外,蒙古也拿不出来人来,也不知道该怎么治理。在所有事面前,生存是第一要义,生存都无法保证,更不可能有心情去关心生态环境了。
治沙这事还得看中国,早在70年代起中国就着手治沙,因为大生产导致的土地沙漠化已经越来越严重,到2000年时沙漠面积从1.37万平方千米扩大到3.85万平方千米。
于是中国开始以沙坡头为实现,开发出各种防沙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治沙,干秸秆棋盘技术就是比较常用的技术。
不过这些治沙成本并不低,每亩成本就达到850元,还有各种种植、养护等后期成本,在沙漠化达到72%又经济不发达的蒙古来说,非常不现实。
但是就在中国敢花钱去治理的时候,2019年美国《自然》上一篇文章对中国治沙的行为进行了抨击,这位专家认为中国的治沙行为会使水资源枯竭,并且破坏沙漠生态系统。
这篇文章一出来,就让一些专门挑中国刺儿的人双眼放光。
诚然沙漠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很多动植物在沙漠的环境中进化了自己适应沙漠,贸然改变可能会破坏沙漠的生态系统。
但这位专家没有搞清楚,中国的治沙范围只是在此前人为造成的沙漠化土地上,那些存在上千年的沙漠中国只是尊重,维持而已。
并且治沙中说的种植植被,并不是种植一般的植物,而是能够起到防风固土的沙漠植物,比如沙棘、梭梭树等,根本不会影响水资源,更不用说导致水资源枯竭了。
重点植被水资源就枯竭了,那些富豪为了美观而不安水龙头的行动又怎么说呢?
美专家这番话,颇有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了。
参考信息来源:
人民网:中国治沙70年 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智慧.
Nature:中国植树治沙可能导致水资源紧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