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牛蛙有多“害”人?现在它身上最严重的问题,已经不是寄生虫!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您的支持是小编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星月

编辑|星月

健硕美味的牛蛙是很多餐馆的第一推荐美食,厨师将其做成炭烧牛蛙、麻辣牛蛙、火锅牛蛙等等种类的美食,深受广大群众们的喜爱与欢迎。

然而健硕美味的牛蛙实则是隐藏的“健康杀手”,它的身上自带着很多的寄生虫,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甚至养殖的牛蛙还会威胁到生态环境。

那么牛蛙是如何而来?又有那些隐藏的危害呢?

美食下的危害

牛蛙由于其肉质鲜嫩,深受很多食客的喜爱。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食用牛蛙案例曝光,我们也应该正视食用牛蛙可能带来的健康安全隐患。

野生牛蛙体内常带各类寄生虫。2004年,美国学者对得克萨斯州牛蛙进行检测,发现每只牛蛙体内平均有129种寄生虫。

其中最危险的是裂头蚴,能侵入人体脑部等多个器官。2015年,湖北一名17岁男孩因食用生牛蛙,导致右脑被裂头蚴感染,出现脑萎缩和癫痫症状。

可见,野生牛蛙携带的寄生虫对健康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虽然彻底煮熟可以杀死大部分寄生虫,但许多餐馆为了追求口感,常常只将牛蛙略煮片刻就上菜,无法杀死全部寄生虫。所以,千万不要生吃或半生吃野生牛蛙。

除寄生虫外,牛蛙养殖过程中的兽药滥用也是大问题。不负责任的牛蛙养殖者为追求利润,疯狂使用各类抗生素等兽药。

但这些药物在牛蛙体内很难代谢,残留量大。消费者食用后,可能造成头晕、恶心等中毒反应,儿童还可能影响骨骼发育。

2018年,福建龙岩发现一养殖场使用禁药,但仍将检出残留的牛蛙出售,相关人员因此被判刑。残留兽药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不仅如此,由于环境污染,牛蛙体内也积累了过多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长期食用可能增加患癌、肾病等风险。

一些不规范的养殖环境也会导致牛蛙皮肤分泌物中的激素异常增多,影响食用者的内分泌健康。

美洲牛蛙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外来物种也乘势而来。

当时中国正迈向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肉类消费大幅增加,蛙类作为美味佳肴备受追捧。为满足市场需求,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商人从遥远的美洲大陆引入了首批活体美洲牛蛙。

刚来到中国时,这种巨型蛙类充满神秘色彩。它个头巨大,一般体长15-20厘米,最大个体体重可达4斤。

6个月就可长到食用大小,生长迅速。这些肥硕的青蛙与中国本地的细小青蛙形成鲜明对比,一时间引起轰动。

当地报刊上纷纷刊登文章介绍牛蛙的食用价值和养殖前景。“绿色金矿”成为那个时代对牛蛙的美称。

在媒体渲染下,养牛蛙成为许多农民致富梦。养殖专家编写牛蛙饲养指南,介绍营养配方和疾病防治等专业知识。

农业院校甚至开设牛蛙养殖课程。一时间,南方乡村养殖场忙碌景象成为农村独特风景线。在养牛蛙热潮下,许多农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现代化农业的魅力。

牛蛙肉质细嫩,深受南方人喜爱。厨师通过各种烹饪手法,将牛蛙的鲜美味道发挥淋漓尽。

牛蛙先是在农村流行,然后逐渐进入城市,成为南方餐桌上的新宠。清蒸、红烧、爆炒,牛蛙肉成为各种特色菜肴的主角。牛蛙火锅更是当地人的最爱。

1990年代,在技术指导下,牛蛙养殖业蓬勃发展。许多农民通过养殖牛蛙发财致富,牛蛙养殖也带动了偏远地区的就业。

威胁生态环境

然而,牛蛙的辉煌时代并未持续太久。进入21世纪,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中国本地的蛙类资源日益萎缩。与此同时,外来入侵物种牛蛙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

牛蛙逃逸建立野外种群的事件时有发生,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当时的养殖技术还不成熟,防逃技术落后,大量牛蛙越过围栏逃逸到野外。

这些逃逸的牛蛙迅速适应外界环境,凭借强大的繁殖能力在野外建立起新的种群。

除此之外食物链问题也很重要。牛蛙会大量捕食本地物种,造成生物链失衡。野生牛蛙数量极速增长,对本土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冲击。

牛蛙个头巨大、食量惊人,会直接捕食其他种类。曾有报道指出,野生牛蛙可以一口吞下仅有其手掌大小的青蛙。

它还会吞食本地的小鱼、虾、螃蟹等软体动物。某个湖泊的调查发现,这里竟然已经形成了一个由上万只野生牛蛙组成的巨大聚集种群。

牛蛙蝌蚪会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能够抑制其他蛙类幼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一只成年母牛蛙一年可产卵高达15万枚,且存活率达85%。

大量野生牛蛙迅速建立起新的种群,进一步扩大它们的入侵范围。曾经的调查数据显示,个别区域的牛蛙数量短短几年内就增长了两三倍,严重挤占其他种类的生存空间。

逃逸的牛蛙还与其他蛙类共生,有助于各种疾病在不同物种间快速传播。这既威胁人类食用蛙类的健康安全,也威胁其他野生动物的身体健康。

部分地区曾出现过人感染疟疾的病例,与当地牛蛙种群爆发疟疾有直接关系。 牛蛙数量的暴增和体型的变大,直接导致一些本土物种如青蛙等濒临灭绝。

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中国就有10多种本土两栖类动物处于濒危状态,其中不乏与牛蛙入侵有关的因素。牛蛙已被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最严重的问题莫过于食品安全隐患。原来,牛蛙与中国本地蛙类相比,不仅体型巨大,食性也完全不同。

以熟知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田鸡为例,它体型只有7-10厘米,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以昆虫为食。而牛蛙栖息在水域,会捕食水生动植物和小鱼。

更严重的是,牛蛙是典型的多食性动物,它可以吃掉任何入口的小动物,即使是同类也不放过。这导致它们体内积累了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牛蛙只是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个典型例子。入侵物种通过逃逸、走私等各种途径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然后利用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大量繁殖,最终造成本土物种数量剧减乃至灭绝,从而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这已成为21世纪全球生物保护的一大威胁。

结语

合理食用牛蛙对缺蛋白人群来说,仍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关键是选择可靠的正规养殖牛蛙产品,避免生吃或半生食用,烹饪时去除皮肤和内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风险。

此外,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强对牛蛙养殖环节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规范使用兽药,让食客购得放心食品。

同时要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边境管控,规范引种放流活动,并提高监测和应对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北一场高温,彻底撕开近90万新能源汽车的弊端,车主苦不堪言

河北一场高温,彻底撕开近90万新能源汽车的弊端,车主苦不堪言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4-06-19 07:55:55
刷爆热搜的17岁数学天才姜萍,从上神坛到被扒捞女只花了2天?

刷爆热搜的17岁数学天才姜萍,从上神坛到被扒捞女只花了2天?

新氧
2024-06-19 10:10:42
菲方称中国海警在仁爱礁附近登上菲船只缴获枪支 外交部回应

菲方称中国海警在仁爱礁附近登上菲船只缴获枪支 外交部回应

财联社
2024-06-19 15:50:06
笑不活了!开使馆车叫嚣的秘书长余女士道歉了,网友不买账!

笑不活了!开使馆车叫嚣的秘书长余女士道歉了,网友不买账!

皖声微言
2024-06-19 10:15:21
葡中场真核疑不爽C罗:总得把球给他!专家:队友们并不信任C罗!

葡中场真核疑不爽C罗:总得把球给他!专家:队友们并不信任C罗!

风过乡
2024-06-19 07:49:26
打脸了!北大网友怀疑姜萍考试作弊,中科院博士说她写的比我还快

打脸了!北大网友怀疑姜萍考试作弊,中科院博士说她写的比我还快

云舟史策
2024-06-18 18:42:31
原来是惯犯?网曝“外交豁免权”女子,边开车边用手机录像,并骂其他司机有毛病

原来是惯犯?网曝“外交豁免权”女子,边开车边用手机录像,并骂其他司机有毛病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9 15:59:06
他急得“狂吐象牙”:若不监视中国各行各业,会任由称王称霸

他急得“狂吐象牙”:若不监视中国各行各业,会任由称王称霸

观察者网
2024-06-19 13:41:07
南医大最新回应!俞莉博士自找麻烦,已被停诊,校领导正开会研究

南医大最新回应!俞莉博士自找麻烦,已被停诊,校领导正开会研究

校长侃财
2024-06-19 11:58:24
一极端泛蒙主义歌手要在中国开演唱会,曾在屠宰场拍MV且歌词过激

一极端泛蒙主义歌手要在中国开演唱会,曾在屠宰场拍MV且歌词过激

不掉线电波
2024-06-19 13:24:24
日媒曝仁爱礁冲突战果:7名菲兵受伤, 1人手指截断,8枝枪被没收

日媒曝仁爱礁冲突战果:7名菲兵受伤, 1人手指截断,8枝枪被没收

大风文字
2024-06-18 19:21:31
6月19日俄乌最新:400俄军投降?

6月19日俄乌最新:400俄军投降?

西楼饮月
2024-06-19 14:09:14
上海地铁站持刀伤3人后续:行凶者身份曝光,目击者透露案发细节

上海地铁站持刀伤3人后续:行凶者身份曝光,目击者透露案发细节

洛洛女巫
2024-06-19 11:23:22
“拜登身体机能衰退”?美官方回应

“拜登身体机能衰退”?美官方回应

新京报
2024-06-19 08:40:36
狗仔曝陈晓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婚,已摘下婚戒,离婚原因疑曝光!

狗仔曝陈晓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婚,已摘下婚戒,离婚原因疑曝光!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4-06-19 14:10:03
多地成立警税联合作战中心,让民营企业胆战心惊,怎么安心做企业

多地成立警税联合作战中心,让民营企业胆战心惊,怎么安心做企业

雨秋闲话
2024-06-18 22:18:13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有人不堪月供重负,有人转向华为问界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有人不堪月供重负,有人转向华为问界

金融界
2024-06-18 22:43:11
欧文&东契奇季后赛共得到1122分,创NBA历史后场双人组纪录

欧文&东契奇季后赛共得到1122分,创NBA历史后场双人组纪录

懂球帝
2024-06-19 12:25:15
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退休后因被制裁,沦落到只能在香港租房住?

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退休后因被制裁,沦落到只能在香港租房住?

史二了
2024-06-18 14:01:44
民政部发布公告,浙江2个机场名称确定

民政部发布公告,浙江2个机场名称确定

浙江发布
2024-06-19 16:05:55
2024-06-19 16:52:49
阅栀
阅栀
一切过往,皆能瞧见历史
460文章数 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退休7年后副部级官员洪礼和被查 上月底还曾公开露面

头条要闻

退休7年后副部级官员洪礼和被查 上月底还曾公开露面

体育要闻

欧洲杯最大的混子,非他莫属

娱乐要闻

黄一鸣“杀疯了” 直播间卖大葱养孩子

财经要闻

深化科创板改革 证监会发布八条措施

科技要闻

英伟达超越苹果、微软登顶全球新股王

汽车要闻

双肾格栅变化大/内饰焕新 新一代宝马X3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旅游
健康
家居

教育要闻

小学生的趣味填空题完全停不下来

数码要闻

七彩虹源 N14 笔记本通过 3C 认证:i9-13900H + RTX 4070

旅游要闻

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希腊多名游客死亡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家居要闻

自然开放 实现灵动可变空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