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科技 > 科学探索 > 正文

顶尖科学家"出走"!德国留不住,美国没留下,最后被我们“捡漏”了!

0
分享至

“买普通仪器要等两个月审批,买1500万美元的顶尖设备,校长10分钟就拍板了。”

据《自然》网站报道,这是德国顶尖科学家沃尔夫冈·鲍迈斯特(Wolfgang Baumeister)在上海做科研的魔幻日常。

这位因“强制退休”制度而出走德国的邵逸夫奖得主,为何最终选择了中国,而不是开出同样优厚条件的美国?他在中国的实验室里,又经历了怎样“冰火两重天”的文化冲击?

他的亲身经历,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外部视角,去审视中国科研环境的真实面貌。


德国的“天花板”与东方的邀请

鲍迈斯特教授是“低温电子断层扫描技术”的先驱。这项技术就像给细胞内部拍3D电影,能让科学家们清晰地看到那些构成生命的、极其微小的分子机器是如何工作的。正因为这项开创性的工作,他荣获了2025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他的研究,直指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就是这样一位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为何要在他事业的后期选择远赴重洋呢?

答案源于在德国存在的一道无形的“年龄之墙”——强制退休制度。 尽管现年78岁的鲍迈斯特教授在德国的合同已超过正常退休年龄并得到了延长,但他渴望将一项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研究继续下去。

就在这时,他在中国科学界的同行们发出了真诚而直接的邀请:“既然在德国有限制,为什么不来中国继续您的研究呢?”

这个邀请,正撞在了鲍迈斯特教授的心坎上。与此同时,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也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但美国的邀请附带了一个他难以接受的条件:必须永久性地移居美国。对于一位仍然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科学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而中国的邀请则显得格外灵活。上海科技大学告诉他:“您可以来去自由。”正是这种“来去自由”的承诺,打动了他。 最终,他选择了上海,成为了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的一员。仅在一年内,他就往返于中德之间六次,每次停留两周左右。这种“候鸟式”的研究生活,让他既能扎根中国这片新兴的科研热土,又能保持与全球学术网络的紧密联系。

在上海的实验室:行政的繁琐与决策的高效

初到上海,一切并非全然熟悉。鲍迈斯特教授首先感受到的,是中西学术环境的文化差异。

在德国,他作为管理主任,习惯于一个“科学家主导”的体系,行政人员的角色是服务与支持,确保研究团队能心无旁骛地投身科研。他习惯了在购买科研仪器时,自己作为领域专家就能做出快速决策。

然而在中国,他发现大学的行政委员会有着更大的权力。当他需要购置一台普通的实验设备时,常被告知需要由一个通常由非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来决策,而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往往并非该领域的专家。他甚至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资金已经到位,却被告知委员会要两个月后才开会讨论。“这常常是在浪费时间,”他坦言。对于一个争分夺秒的科学家来说,这种官僚流程无疑是一种煎熬。

但故事在这里发生了有趣的转折。当他需要购置一台价值高达1500万美元的顶级电子显微镜时,他原本以为会面临更繁琐的审批。

出乎意料的是,他只和上海科技大学的校长进行了短短十分钟的会谈,校长便当场批准了这项采购。

这件事让他对中国的科研决策体系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些非常重大的事项,往往由领导层迅速拍板决定。这相当不错。” 他总结道。这种在“小事”上的繁琐与在“大事”上的高效,构成了他在中国工作的独特体验。他意识到,在这里,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投入,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和魄力得以实现。

无形的“墙”:当科学遇上地缘政治

在中国工作,鲍迈斯特教授也以一个国际学者的视角,清晰地观察到了全球政治格局给科学界投下的阴影。他切身感受到了近年来地缘政治紧张所带来的“寒流”。

这股“寒流”首先体现在资金和人员流动上。他提到,如果你接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科研资金,那么想同时在中国和美国运营实验室就变得不再容易。

更直接的困扰是人员交流的阻碍。许多美国科学家在前往中国参加学术会议或合作研究时,遇到了重重障碍。一些美国公司甚至禁止员工前往中国,而且,即便获准,他们通常也不被允许携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或手机。

另一方面,他的中国学生和同事们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申请赴美签证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使他们拿到了签证,仍有可能在入境美国时在边境被拒绝。”他无奈地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去年12月,在美国夏威夷将举办一个关于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的顶级学术会议。然而,目前中国的研究人员很难获得前往参会的签证。

面对这种局面,鲍迈斯特教授流露出深深的惋叹:“地缘政治局势意味着,不幸的是,科学不再是无国界的了。这是令人遗憾的……科学本应是无国界的,但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

结语:一位科学家的现实选择

鲍迈斯特教授的故事,并非一个“西方科学家投奔东方”的简单叙事。它是一个关于个人选择、学术自由与时代局限的复杂寓言。

他离开德国,是因为那里存在他无法逾越的制度“天花板”。他选择中国,不仅因为这里提供了优厚的条件,更因为这里给了他最需要的东西——继续追寻科学梦想的自由和尊重。他拒绝美国,则是因为他不愿用失去个人流动性和全球视野的代价,来换取研究的延续

与此同时,他敏锐地看到了中国科研体系的独特优势:在战略层面的决断力和资源投入的巨大魄力,也坦诚地指出了其在日常行政效率上的不足。

而他所经历的跨国流动的困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由政治所筑起的“高墙”正在如何影响着全球的科学交流。

他的旅程证明,在这个理想的科学环境日益受到挑战的时代,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出路。他们像“候鸟”一样,在全球范围内迁徙,寻找那片能让自己的智慧最好地服务于全人类的沃土。而中国,正以其日益增长的吸引力,成为这片沃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选择。(刘春)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甲流杀疯了!中年扛5天丢命,医生喊停3种饭,做好2件事能救命

甲流杀疯了!中年扛5天丢命,医生喊停3种饭,做好2件事能救命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8 07:03:47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通文知史
2025-11-18 01:00:03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小徐讲八卦
2025-11-17 07:29:28
宁波医院院长被死亡女婴家属围堵,现场回应耐人寻味!舆论两边倒

宁波医院院长被死亡女婴家属围堵,现场回应耐人寻味!舆论两边倒

爱写的樱桃
2025-11-18 19:17:04
机器人集结交付画面被质疑视频造假?优必选回应:系实拍

机器人集结交付画面被质疑视频造假?优必选回应:系实拍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19:18:07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新京报
2025-11-18 16:23:55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追月数星
2025-11-18 19:08:00
中日谈判完毕,日本官员灰溜溜离场,高市危机升级!美国撤导弹!

中日谈判完毕,日本官员灰溜溜离场,高市危机升级!美国撤导弹!

时时有聊
2025-11-18 21:01:34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孔孔说体育
2025-11-17 10:39:24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证券时报
2025-11-19 00:15:09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财联社
2025-11-18 14:34:09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8 22:35:05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01:47:03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村里的月光
2025-11-18 14:38:14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今日日本
2025-11-18 14:16:22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14:38
超市被偷到倒闭,女老板起诉合伙人案二审因法官为同一人延期,提交的审计材料也被弄丢

超市被偷到倒闭,女老板起诉合伙人案二审因法官为同一人延期,提交的审计材料也被弄丢

大风新闻
2025-11-18 11:34:09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小椰的奶奶
2025-11-19 00:42:03
2025-11-19 03:00:49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数码
旅游
家居

艺术要闻

你绝对没见过!黎雄才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被逆天运营玩死的年度爆款fps,居然真被藤子给救活了?

数码要闻

华为MatePad系列平板“PC多屏协同”功能正式回归

旅游要闻

金叶漫卷大雁塔!千年遗址公园的秋日狂欢,藏着最动人的城市密码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