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型骗局出现!上海警方:已抓获280余人)
招聘大学生代购无人机,提供高薪回报,但需要办理一张新的银行卡——看似诱人的兼职背后,却暗藏沦为电诈“帮凶”的风险。
记者今天从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获悉,在上海,青少年群体(25岁以下)遭遇诈骗的情况,已占到全部电诈案件的15%。其中,被骗年龄最小的受害人,是一名在网上寻找免费游戏代打的7岁小学生。
面对这一趋势,上海警方针对跑分洗钱、兼职引流等易涉及青少年群体的电诈黑灰产关键环节,展开打击治理。7月至今,已捣毁犯罪团伙3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80余名。
新套路:高薪招代购,意在骗取银行账户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刘,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布了一则兼职信息,称代购无人机即可获高额佣金。经过联系,对方表示要借用小刘的电商平台优惠额度,代购一台某品牌无人机,即可支付350元佣金。
吊诡的是,对方还要求小刘到银行办理一张新的银行卡,开通一个全新账户。小刘没有丝毫怀疑,按照对方的要求开通了账户,并准备将账户信息告知对方,之后再由对方进行所谓的“代购流程”。
过程中,杨浦警方接到了涉诈预警信息,及时安排民警劝阻小刘:“这是一种新型骗局,骗子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银行账户,用于为电诈团伙洗钱。”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在另一起案件中,一名大学生同样以“代购无人机”的名义,到银行申请办理新卡。警方循线追查,成功将以兼职为由、诱骗他人参与洗钱的犯罪嫌疑人孙某抓获。
在网上,这类兼职招聘信息不断出现
“骗子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利用他们有兼职需求、涉世未深等特征,以高报酬为诱饵,引导他们办理并提供银行账户,用于洗钱。”杨浦公安刑侦支队副支队长丰铭华说,“无人机代购”的本质,是犯罪嫌疑人企图以所谓正当理由诱骗他人提供银行卡号,作为其他诈骗骗局的赃款收款账户,以此达到非法资金转移目的。不知情的受害人,如根据指示完成相关操作,极容易成为电诈“帮凶”,存在违法犯罪风险。
目前,犯罪嫌疑人孙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新趋势:设下兼职骗局,引诱受害人成电诈“帮凶”
类似的兼职骗局,已成为涉青少年群体的诈骗主要类型。据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五支队副支队长赵辉介绍,从发案情况来看,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诈骗中,不少学生被诈骗分子打着“兼职招工”的旗号骗取钱财,甚至还诱骗他们从事推广引流、跑分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沦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
而在诈骗活动的引流环节,诈骗分子主要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招聘平台发布“高薪日结、轻松灵活”等诱惑性广告,将青少年引流至线下窝点或者指定的地方,协助转账、刷脸、打电话、发短信、软件注册等。
另据警方介绍,兼职类诈骗的作案手法已具备显著特征,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是兼职刷单。这类诈骗手法变化最快、变种最多,主要分为前期引流、小额返利和实施诈骗三个环节。诈骗分子通常以高薪兼职、赠送礼品等名义进行引流,初期通过小额返利任务如点赞、关注等获取信任后,诱骗受害人垫资做“进阶任务”,随后以“任务未完成”“账户冻结”等理由骗取大额资金,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
二是兼职“软件充场”。诈骗分子以刷App下载量、评论量为名,实则利用求职者身份信息下载注册社交软件、金融支付软件账号,用于诈骗引流或者洗钱。此类诈骗通常要求求职者协助进行刷脸、实名认证等操作。
三是兼职推广引流。诈骗分子以“电话营销兼职”为名,要求兼职人员办理、使用实名电话卡,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或者帮助架设GOIP设备(将电话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实现全国范围虚拟拔号)等进行诈骗引流,推广虚假投资理财、赌博、色情等信息。此外,有的诈骗分子还会招募兼职人员以赠送小礼品为名,拉人或扫码进群,后续发布诈骗信息进行引流。
四是兼职跑分洗钱。诈骗分子打着兼职的幌子,诱骗兼职人员使用自己的银行账户、支付账号帮人代收款、走账,或使用商户码帮助转移资金。有的诈骗分子会让兼职人员跑腿代购奢侈品、电子设备等,从而套用银行卡进行走账。还有的则要求兼职人员将高额代购物品转交给指定人员,以进行资产转移。
此外,传统的线下兼职招工类骗局目前也时有发生,诈骗分子通过招聘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骗求职者进行线下面试,随后虚构入职需支付培训费等虚假名目,骗取钱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