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天府评论:特色产业“调色盘”,绘就县域经济“多彩画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富则国民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纽带,关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也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靠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凸显优势,把特色资源变为特色产业,变为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在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品牌打造、特色价值转化中破圈突围,用差异化竞争赢得发展主动,绘就县域经济“多彩画卷”。
以特破圈,让特色资源变发展优势。县域特色资源包罗万象,把特色资源变为发展优势,就需要精准挖掘、深度了解、创新发展。打造优势产业和强县工程,深挖禀赋,依托地方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科学转化,创造经济增长点,让特色资源真正成为县域发展的“源头活水”。
以特出彩,让特色产品变金色名片。发展县域经济,要找准特色资源,更要让特色产品成为特色品牌,实现从“卖产品”到“卖价值”的思维变革。县域特色产品要突破地域局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就需要坚持“一县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布局,打响特色品牌,增强市场辨识度,让县域特色产品“出圈”又“出彩”。
以特制胜,让特色发展变长久动能。在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过程中,不仅要靠特色吸引流量,更要靠品质沉淀留量,实现短期爆火与长期发展的统一,摆脱“昙花一现”的困境。坚持特色不跑偏、品质不松懈、民生不动摇,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品质过硬、民生普惠”的发展之路,让每一个县域都绽放出独有的光彩。
县域之美,在于特色各异;县域之兴,在于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完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让“一县一特”从零散布局走向规模效应,绘就强县、兴业、富民新画卷。
编辑:牛霄 校对:罗玉龙 责编:邓强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