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天府评论:深耕“土特产”,让乡村全面振兴翻出“新花样”)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一个个“土特产”将加快变身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关键在写好“土特产”文章,坚持以特破圈、以特制胜、以特出彩,打造独属乡村的“产业IP”。解锁乡村产业“流量密码”,必须发挥“土”的优势,做大“特”的品牌,拉长“产”的链条,让更多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让“土特产”长成“大产业”,绘就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美丽的生动画卷。
“土特产”扎根于“土”。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一方特色成就一方产业。“土特产”的核心竞争力在“土”,是土生土长的生态环境、土里土气的民俗底蕴、土法传承的匠心技艺,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发展底气。基于一方水土,摸清本地自然资源、气候特征、文化脉络,因地制宜,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生机。
“土特产”鲜明在“特”。增强特色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要激活“特”的基因,打造“新”的品牌,凸显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深挖“土特产”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特色产业辨识度,擦亮品牌,让“土特产”走出“深闺”、价值倍增。
“土特产”焕发在“产”。立足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关键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打通产业链条,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同时,要延伸产业链、融合新业态,让“好原料”变成“好产品”,让乡村全面振兴的花样更多元,农民共享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收益。
乡村特色产业,一头连着田野,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乡村振兴。持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就要让“土味”变“风味”、“特色”变“亮点”、“产业链”变“增收链”,让乡村有“颜值”更有“产值”,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编辑:牛霄 校对:罗玉龙 责编:邓强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