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色为底 “数”说未来——西藏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之路)
工业有活力,发展有动力。回溯西藏60年工业发展,一部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奋斗史诗波澜壮阔。它记录了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砥砺前行、阔步迈向幸福生活的伟大征程。工业产值从最初的0.01亿元,一路跃升至2024年仅规上工业产值就达573.83亿元,这跨越式增长的每一个脚印,都坚实有力。
从艰难起步到成长壮大,从规模扩张到转型升级,直至今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西藏工业的每一步都铭刻着奋斗与创新的汗水。
工业经济奋起赶超
西藏工业规模的壮大,恰似一场气势如虹的接力赛,跑出了亮眼成绩。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9%、13.0%、8.7%、18.3%,增速在全国榜单中始终名列前茅,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强劲音符。同时,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攀升,从9.1%、9.4%、13.9%,直至2024年的14.9%,工业在经济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西藏工业发展能有今日之成就,离不开国家和自治区政策的大力扶持。
一直以来,国家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制定政策与落实补贴,促进西藏工业的发展。新世纪初,我区一、二、三产年均增速分别为4.4%、17.2%、13.4%,200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从“三一二”到“三二一”转变。
在国家支持下,我区出台了《西藏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0年以来,对全区438个项目扶持资金4.74亿元,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受益于自治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仅2021年至2024年,就享受各类政府补贴2600多万元。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华表示:“正是有了政府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飞速发展。”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西藏高质量发展一贯做法就是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工业产业更是如此。
在巨龙铜业的盘山公路上,多处标语牌上写着:“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刚开始,巨龙铜业建设矿山时,铺设钢丝网格加固山体,再向上喷洒培植土和种子的混合物,同步开始了矿山裸露山体的绿化工程,原本光秃秃的碎石山覆盖上绿色的外衣。同时,作为西藏采矿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巨龙铜业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方面积极探索。在矿区,可以看到无人驾驶的运输车辆在智能调度系统指挥下有序作业,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管控,为西藏采矿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
生态是西藏最大的优势,绿色是西藏最鲜明的底色。近年来,西藏积极拥抱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在产业发展上紧跟时代步伐。印发实施《西藏自治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行动方案》,建立项目储备库,引入先进设备,为工业发展装上“新引擎”,推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装备推广齐头并进。
在绿色制造领域,评定自治区级绿色工厂4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绿色设计产品1项、绿色工业园区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同时,评定自治区工业领域节水型企业12家、绿色建材生产骨干企业4家,6项产品喜获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为绿色发展增添底气。
如今的西藏,已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采矿、建材等传统产业稳扎稳打,农畜产品加工、天然饮用水、民族手工等特色产业多点支撑,清洁能源、健康用氧、高原地区多功能烹饪炊具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活力满满。水泥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吨,为重大工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筑牢根基,成为建设西藏的重要基石。
西藏,这片水资源的“富矿”,拥有56家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60余条生产线,设计产能从2012年的不足70万吨飙升至580余万吨,生产工艺接轨国内先进水平,一瓶瓶优质饮用水走向各地,滋润万千家庭。
数字赋能提速换挡
如今,算力早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手机解锁、人脸识别、扫码支付,大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智慧城市,都离不开算力。
不久前,西藏首个大规模智算中心——“雅江1号”智算中心开服,这是湖北省援藏“头号工程”与“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在高原的生动实践,填补了西藏大规模智算领域的空白,将为雪域高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一期项目打造2000P(FP16)算力规模的智算枢纽,配备不低于256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器。
“智算中心的建成交付,为人工智能、科研教育等产业提供核心算力支撑。”西藏雅江计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双双表示。目前,该公司已与多家下游合作商达成深度合作意向,未来将聚焦AI训练、智慧医疗、高原生态智能监测等领域,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让数字成为产业发展大脑,是我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仅自治区建立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就累计吸引279家规模以上工业和数字经济企业入驻。玉龙铜矿等8家企业脱颖而出,被评为自治区数字化转型骨干企业,以点带面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全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50.2,130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积极探索,为产业融合发展照亮前行之路。
近日,随着西藏昌都互联网第二骨干节点成功投用,西藏正式迈入双骨干节点网络时代。这一由中国移动西藏公司主导建设的重大网络基础设施工程,具备1400G总出口带宽,打通北京、成都、重庆、西安四向出省路由。今年,我区正加快“双千兆”网络建设,推进5G-A网络在七地市城区覆盖、千兆光网向乡镇延伸,将持续开展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积极争取各企业集团公司投资,全力推进算力中心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全区算力规模。
数字经济完善多元化产业链条,带动工业布局也愈发科学合理。形成以拉萨为核心增长极,昌都、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阿里和藏青工业园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
不仅如此,一批综合型和专业型产业园区也茁壮成长,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1家。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藏青工业园区成功跻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展望未来,西藏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工业经济迈向更高台阶,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更加强劲的工业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辉煌的篇章。
责任编辑:央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