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秸秆变资源 桃江走出全量化利用新路径)
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习见长在卸货。卢静摄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静 通讯员 刘迪周 张英杰 邓娉娥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金秋十月,桃江县的田野间一片繁忙。秸秆,或被粉碎还田,或被加工转化为绿色电能,或被收储利用成为养殖户争相购买的优质饲料,一场围绕秸秆的综合利用实践正在推进,为当地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路径。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一举多得”促增效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10月27日,灰山港镇汪家村的田野间,一台高效作业的半喂入式收割机成为全场焦点。只见它在金黄的稻浪中平稳前行,精准地将稻穗“吞入”腹中,同步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洒还田,顷刻之间,一垄水稻便完成了收割与秸秆处理的全过程。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这台半喂入式收割机,是桃江县农业农村局今年重点引进推广的新型农机。它能够在收割稻谷的同时,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实现“收割—粉碎—还田”一体化作业,有效破解了秸秆处理难题。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机手高小红是这片田块的负责人,也是当地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种植大户。他刚指挥完成收割,又立即调度旋耕机跟进翻耕。两台机械配合默契,短短十几分钟,两亩多稻田就已完成了从收割到备耕的全部流程。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等晒上一两天,马上就能播种油菜了。”高小红介绍,今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引导下,他新购置了两台半喂入式收割机,自9月下旬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服务中稻400余亩。他所创办的旺美种植家庭农场目前共拥有各类农机30多台,服务覆盖5个村,预计全年收割面积将突破5000亩。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粉碎后的秸秆就像给油菜籽铺了一层‘保温毯’。”高小红说,“不仅有利于油菜扎根生长,也省去了传统打捆、离田等环节,每亩大约可节省4个人工,整体效率显著提升。”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作为桃江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举措,今年浮邱山、三堂街、灰山港等3个乡镇共新增5台半喂入式收割机,按每台日作业40亩、收割期约50天计算,预计可完成约1万亩水稻的收割与秸秆还田任务。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桃江县农业农村局早在5月就部署,通过召开推广会、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户认识半喂入收割机的技术优势。高小红作为常年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经营主体,在政策引导下积极引进了该设备。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半喂入式收割机的推广,是桃江县推动“机械强农”与“绿色农业”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全县累计购置稻草捡拾打捆机72台、秸秆粉碎还田机82台、半喂入式收割机5台、全喂入式收割打捆一体机2台,初步构建起覆盖收割、处理、还田等多环节的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体系,全县已完成秸秆低茬收割粉碎还田7.7万亩,打捆离田8.7万亩。秋收期间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离田利用率达到35%,已累计为农户创造额外收益超过400万元。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一企多能”促转化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在武潭镇,秸秆被送进当地的嵩辉竹木科技有限公司后,转化为可持续的绿色电能。这一成功实践,是桃江县农业农村局着力构建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形成“政府推动、企业运作”高效模式的生动成果。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走进公司大门,“秸秆综合利用,低碳环保惠民生”的宣传牌赫然在目。上面详细张贴着一份《2025年秸秆收购方案》,清晰列明了不同含水量稻草的收购价格:含水量小于等于8%的优质稻草,收购价高达每吨400元;含水量20%的,则为每吨280元……方案透明、价格标准精细,有效激发了农户主动收集、规范储运秸秆的积极性。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作为桃江县重点引进和培育的生物质热电联产企业,嵩辉公司于2018年投产。在生产过程中,公司负责人周阳辉注意到,不仅是竹木废料,周边农田产生的秸秆也逐渐成为当地农业与环境的“包袱”。尤其是湿度较高的秸秆,长期堆放极易发霉甚至自燃,存在明显的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秸秆热值虽不如木屑,但价格低廉,混合发电经济可行。”周阳辉介绍,“按3200大卡热值发1度电计算,含水量40%左右的秸秆,每吨约能发电375度;含水量20%以内的,每吨可达625度。”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在县农业农村局的规划引导与政策支持下,嵩辉竹木科技不断完善收储运体系,建设了4个外围收储点4个,购置一体化收割机3台,扩建秸秆回收堆料场,架设钢架厂房7000平方米,购置了秸秆收储运车辆、专业破碎机、装卸设备等,实现对黄豆秆、棉花秆、水稻秆等秸秆的“照单全收”。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武潭镇也积极依托嵩辉科技有限公司,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镇将22个村(社区)合理划分至6个服务主体,由各主体与嵩辉科技签订合作协议,负责对辖区内秸秆进行统一打捆、收储并集中运往企业。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目前,嵩辉科技的秸秆收储业务不仅覆盖本镇,还逐步辐射至沅江、南县、赫山区及常德等地。公司已与20余家种植大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截至当前,今年已收购秸秆等生物质燃料2万余吨,预计全年收购量将突破3万吨。过去“废料堆积如山”的困扰,如今已被“货车排队送秆”的繁忙景象所取代。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一变多途”促循环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2024年,桃江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43.1万吨,可收集量31.4万吨,通过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多种途径高效利用28.5万吨,综合利用率高达90.86%。凭借扎实的工作基础与显著的资源规模,桃江县被农业农村部纳入秸秆资源量较大县名录。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进入2025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目前,已新建成县级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3个、收储网点11个、秸秆临时收储点50个,并成功对接生物质能、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等9家加工企业,形成日均1200吨的秸秆处理能力,覆盖秋收作物面积30万亩。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浮邱山乡碳山桥村的家鑫家庭农场,高大的秸秆收储点内,打捆成型的秸秆包垒放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座金色小山。一台满载秸秆的货车停靠在门口,农场负责人习见长正指挥工人们将车厢内的秸秆包平稳卸下、入库归位,现场一派繁忙景象。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作为桃江县知名的养牛大户,习见长的肉牛存栏量达140头,冬季青储饲料需求巨大。他回忆,过去本地缺乏稻草供应,不得不前往沅江、大通湖甚至外省采购麦秆,年采购量超过100吨。“那时最怕寒冬,饲料价格飞涨,最贵时一吨要1200多元,还得自己承担运输和租车成本。”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转机出现在2023年。在县里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推动下,一直观望的习见长敏锐察觉到机遇,果断添置打捆机、粉碎还田机等专业设备,开始面向全县回收稻草。两年来,他陆续新增5台设备。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浮邱山乡13个村中,有7个村设立了收储点。习见长的秸秆收储点就是其中之一,投入使用后,不仅解决了本地秸秆去处,也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帮工人数从最初1人增加到20余人。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如今我的收储点不仅能满足自家牛场的需求,还吸引了许多周边养殖户前来购买。”习见长说,这几年县农业农村局多次推荐他外出学习,他也加入了省、县畜牧群,结识了大量行业同行。自8月20日开秤收草以来,他的农场已累计收储稻草700吨,在保障自身饲喂的同时,成功对外销售300吨,仅此一项便实现增收15万元。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前期投入的机械设备成本,早就收回来了。”习见长说,今年县里建设县级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他再次果断投入,新建4000平方米的县级收储中心,并新增育秧基质业务,进一步扩大了收储规模,融入全县秸秆利用大格局。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随着“疏堵结合、以用促禁”的体系日益完善,桃江县秸秆综合利用效率正持续提升。目前,全县秸秆收储能力已达约10万吨,预计从今年起,秸秆综合利用率将稳定在95%以上。iP2益阳日报媒体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