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媒观察|国际社会聚焦习近平“APEC时刻” 中国有力展现大国形象)
中国网11月2日讯(记者李智)在全球格局深度调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近日在韩国庆州举行。世界目光聚焦亚太,期待此次会议为区域合作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外交学者》杂志(the Diplomat)分析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犹如在钢丝上行走的杂技演员,在对抗与崩溃之间摇摇欲坠。因此,此次APEC会议的重点并非实现“重大交易”,而在于达成共识,以稳定预期。
在此次会议上,中美元首会晤尤为引人瞩目。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国际关系学者向美联社表示,中美元首会晤避免了全球经济“最坏的结果”,但APEC的意义不只在于为贸易战提供休战机会,更在于促进更广泛的多边合作,以应对区域内的经济挑战。
德国之声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本届APEC会议上最受瞩目的人物。他分别会见了加拿大总理卡尼、泰国总理阿努廷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据加拿大通讯社报道,加拿大总理卡尼在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后强调,这次会晤是两国关系的“转折点”。
自上任以来,卡尼政府一直致力于重建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他期望在更多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与此同时,加拿大各省省长及商界领袖也持续敦促卡尼注重与中国的关系,以缓解当前的贸易争端。今年9月,加拿大总理议会秘书科迪·布洛伊斯与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伊一同访问了中国。斯科特·莫伊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愿意向前看。他和马尼托巴省省长瓦布·基纽均呼吁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以结束贸易争端。卡尼也认为,加中关系正在重建,这不是交易,更是双边关系的持续深化。
与此同时,中日领导人会晤也备受关注。路透社报道指出,尽管近年来中日关系呈现缓和趋势,但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后,也给两国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新加坡《联合早报》分析认为,高市早苗政府预计将在“深化日美同盟”与“保持中日关系稳定”之间寻求平衡。务实主义会是中日关系的核心,未来两国关系可能升温。日本创价大学教授林大伟分析,日中领导人此次会见意义重大,显示双方都有意建立具有战略意义、互利共赢的关系,这有助于缓解长期以来各方对日中关系的担忧。
在区域合作方面,韩联社报道称,韩国方面也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韩国意义非凡。韩国总统李在明认为,韩中经济合作正由传统纵向模式转向横向协同发展,应推动两国经济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结构,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韩民族日报》还报道称,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东道主交接环节宣布,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与部分国家在政治上的不可预测相比,中国正在悄然但有力地展现大国形象——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区,甚至是全球范围。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佩德罗萨在韩国庆州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在APEC框架下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持续推动本地区乃至全球实现更高水平的繁荣。
编审:蔡晓娟 王月博
【责任编辑:马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