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码绿色新奇迹⑤∣生态蜕变里的内蒙古奋进底色)
提到内蒙古,你最先想到啥?
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还是巍峨耸立的高山
其实
这片土地上还藏着
超硬核的生态蜕变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人沙和谐共生

9月16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草原云记者 马建兵 摄
内蒙古是中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
沙尘暴防御的主防线
2030年前承担着“三北”工程中
9700多万亩治沙任务
内蒙古自觉当主力、打主攻
推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
取得重要成果
3年累计防沙治沙5000万亩以上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各要素相互依存、促进
内蒙古坚持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
全面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
就想把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筑得牢牢的
山
筑牢生态根基 守护绿色屏障
内蒙古的大兴安岭、阴山山脉等
是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在山脉区域
实施森林保护和修复工程
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提升森林覆盖率与水源涵养能力
大兴安岭林区
严格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制度
重点生态功能区禁伐、限伐
还专门开展森林抚育
让林子长得更壮实
碳汇能力也跟着提上去
同时对生物多样性也超上心
维护生态平衡

达拉特旗西柳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鄂尔多斯市水利局供图
水
统筹资源管理 保障生态用水
黄河流经内蒙古
带来生机也带来挑战
在黄河与乌兰布和沙漠交界处
阿拉善启动生态修复工程
治理 “阎王鼻子” 区域
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
有效阻沙入河
在黄河与 “十大孔兑”
相遇的鄂尔多斯高原
西柳沟等季节性河流
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内蒙古采取系统治理
上中下游分区施策
新建淤地坝沉降泥沙
如今
西柳沟入黄泥沙量锐减
流域生态一天比一天好
除此之外
内蒙古还加强水资源调配管理
推广节水灌溉
保障生态用水
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央视新闻图片
林
守护绿色林海 提升生态功能
内蒙古森林面积
达 3.57 亿亩 全国居首
为了保护这片绿色林海
内蒙古做足了功课
划定基本草原
落实补助奖励政策
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
谁敢破坏林草?绝不姑息!
如今内蒙古
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
持续 “双提高”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
程度持续 “双减少”“双减轻”
沙化土地植被盖度也稳步提升

内蒙古大兴安岭风光。新华社无人机照片
田
推进高标准农田 农业与生态共赢
种地也能兼顾生态?
内蒙古告诉你:必须能!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改善生产条件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这只是基础操作
关键是在建设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
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技术
减少面源污染
让土地既能产出粮食
又能保持生态活力
在粮食主产区
还开展农田生态系统修复试点
种植绿肥、推行轮作休耕
改善土壤质量
同时加强农田周边生态廊道建设
实现农业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
一举两得
湖
内蒙古湖泊众多
呼伦湖、乌梁素海等对调节气候
维持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但部分湖泊曾因人类活动退化
内蒙古实施控源截污
生态补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
治理入湖河流污染
生态补水改善水质
开展水生植被恢复等工作
经多年治理
呼伦湖、乌梁素海水质改善
生物多样性恢复
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重现往日的勃勃生机
草
落实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修复
草原是内蒙古重要生态与
畜牧业发展基础
内蒙古落实草原生态保护政策
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
就是要遏制草原退化
在锡林郭勒草原
划定专门区域
合理控制载畜量
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
减轻放牧压力
促进畜牧业转型
同时还加强草原生态修复
种草改良、飞播牧草
提高植被覆盖度与产草量
而且特别注重乡土草种选育推广
保护生物多样性
让草原一直美下去!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光伏基地。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沙
创新治理模式 实现“绿进沙退”
库布其沙漠治理
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
科技治沙造福于民的典型案例
经过几代治沙人
的坚守和付出
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
6000多平方公里
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资源逐步恢复
沙区经济不断发展,
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
“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库布其的故事是
中国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
内蒙古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保护治理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修复退化沙化土地
与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相结合
全力构建人沙和谐共生新格局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文案:钦柏
统筹:王静超 贺嘉琦
监制:戴宏 赵静
素材:新华社、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日报、草原云、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暖新闻
编辑:朱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