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甘肃:千年文脉沃土厚植 文化强省步履坚实

0
分享至

(原标题:甘肃:千年文脉沃土厚植 文化强省步履坚实)

点击查看原图

  陇原大地,文脉悠长。

  从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到嘉峪关的巍峨城墙,从《读者》杂志的人文情怀到民歌“花儿”的嘹亮悠扬,多元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碰撞交融、生生不息,共同织就了独具神韵的“多彩甘肃”。

  近年来,甘肃省上下将建设文化强省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稳稳落实于行动,进一步增强赓续历史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使命感、责任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注入强劲文化动能、筑牢坚实文化根基。

  

  让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绽放光彩

  在甘肃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文化脉搏”正强劲跳动——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7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1处,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809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049人……

  甘肃省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理念,将保护放在第一位,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活化利用。

  在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展览上,莫高窟第57窟整窟被三维重建艺术复原。同时,数字敦煌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录入文物目录7.4万余条,发布大量文书经卷与图像,实现全球共享,让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在数字世界重聚。

  这些具体实践,是甘肃省全面加快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的生动缩影。

  敦煌莫高窟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敦煌研究院的几代人始终坚守使命,以守护文明根脉为己任,在文物保护、数字化传承、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的道路上持续探索。

  从流失海外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到全球共享的数字资源库,从石窟保护的国际对话到学术典籍的薪火相传,从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到文化成果的全球发布,每一步都让敦煌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蓬勃新生。今年,甘肃省落实文物保护资金1.03亿元,实施敦煌文物保护利用展示项目60多个,既夯实了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的根基,也为敦煌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弘扬拓宽了路径。

  在非遗传承的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也在接续上演。

  2024年以来,甘肃省公布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5项,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持续实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16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全国首批“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名录。雅路人麻鞋非遗工坊入选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甘肃以“八个一”文化品牌为重要抓手,精心打造文化矩阵,让陇原文化的影响力浸润四方。

  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成功举办,牢牢吸引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目光。

  2021年8月,甘肃省正式启动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影印出版工程。如今,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影印出版项目第二阶段工作已顺利完成验收结项。

  在文化传承的“接力赛”中,青少年是关键一棒。读者出版集团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少年筏子客》与“少年科普·城市研学系列丛书”,既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撒科学种子,更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的全新改版工作已顺利完成,创作团队在坚守经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保留深入人心的经典舞段的同时,巧妙融入了更多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力争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

  纪录片《河西走廊》4K超高清版上线,让更多人在光影之中爱上神奇的河西走廊。

  甘肃省还持续推进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文化家底,已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任务,新发现文物线索4576处。

  让艺术繁花在精品中绽放风姿

  夜幕下的兰州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当话剧《哈达铺的灯光》中,红军战士举着马灯穿越岷山风雪的场景在舞台逐渐清晰时,台下观众的掌声如潮水般涌起。

  近两年,甘肃省艺术领域佳作频出,以精品创作夯实文化强省根基,音乐剧《飞天》、歌曲《枕着光的她》、电影《长空之王》斩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新创话剧《哈达铺的灯光》以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哈达铺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人物群像和历史瞬间的交织,生动诠释伟大长征精神。

  同时,杂技剧《飞天揽月》、音乐剧《米薇的敦煌》、话剧《青青的阿万仓》等重点剧目正加紧创排,将继续以多元艺术形态诠释时代精神与地域魅力,持续丰富文化强省的艺术矩阵。

  经典剧目的传承与复排,为文化强省建设厚植根基。以东汉末年“渔女刺梁”历史故事为蓝本的陇剧《枫洛池》于2024年成功入围文化和旅游部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在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雷通霞、窦凤霞等艺术家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演员对唱腔、身段进行精心打磨。陇剧《凤冠梦》凭借独特的“陇东皮影”唱腔入选国家级非遗补助剧目。

  艺术展演活动以多元姿态绽放活力,成为甘肃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窗口。陇剧《大河东流》在北京亮相,让观众领略陇韵风采;话剧《八步沙》与陇剧《大禹治水》携手跻身《新时代主旋律戏剧作品典藏》,充分彰显创作水平;舞蹈《雪域汉子》在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舞蹈节目展演中圈粉无数;秦腔历史剧《蔡文姬》大放异彩,以蔡文姬“归汉著史”的传奇人生为脉络,将秦腔的高亢激昂与古曲的婉转悠扬相融,成为彰显甘肃历史文化厚度与秦腔艺术魅力的又一佳作。

  “跟着艺术游甘肃”系列活动更让艺术走近大众,让文化强省建设成果惠及民生。在甘南蕃巴秀非遗服饰展示活动暨第七届中国藏模大赛现场,60位藏模身着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民族盛装,以天地为幕、山河为景,在行走中展现民族服饰的独特韵味。在金昌火星1号基地,“带我去火星”音乐嘉年华活动精彩上演。

  让文化惠民在服务中温润百姓生活

  甘肃建成公共图书馆104个、博物纪念馆262个、文化馆106个、美术馆5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54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114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3家,94个图书馆、71个博物馆、86个文化馆、84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建成博物馆262座,每9.38万人就拥有1座博物馆,居全国第一……

  这一系列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优质服务及全国领先的博物馆密度,成为甘肃省深厚文化底蕴的生动注脚。

  刚刚过去的暑假,甘肃省博物馆举办“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不思议境——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等临时展览,与馆藏固定展览交相辉映,让游客在光影交织的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脉络。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举办《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国际交通线主题展览》,通过珍贵文物与详实史料,带领游客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从城市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毛细血管正在不断延伸拓展,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来到群众“家门口”。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滋润人心的“春雨”。今年上半年,甘肃省推出各类惠民演出、直播、讲座等活动11136场次。其中,“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群众文化活动3442场次,“送戏曲进乡村”活动5898场次,四季“村歌”“村晚”示范展示活动600场次,全省优秀群文团队“百团汇演”专场演出5场次、景区“快闪”活动30场次,公共文化云直播129场次,第五届“陇韵书香季”全民阅读系列活动1032场次,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全省覆盖、全年贯穿、全龄共享”。

  在推进文化惠民的同时,甘肃省锚定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方向,以建设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旅游目的地、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保护传承基地为目标,同步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打造、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传统村落中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重点任务,加快推动文旅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转变。

  文化是联结人心的纽带。甘肃省以文化服务为载体,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文化服务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今年,甘肃省成功举办“陇原儿女心向党·石榴花开新时代”惠民演出,用歌舞、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民族团结的心声;在扎尕那等11家A级旅游景区,24处中华文化符号标识与民族团结主题打卡点纷纷亮相。截至目前,甘肃省获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景区已达14家。

  从设施建设到服务升级,从活动创新到精神诠释,甘肃省以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举措,让文化服务的温度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陇原儿女在文化滋养中收获幸福感,让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数据来源: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九龙重案组深夜通报:香港黄金盗窃案已拘捕12男1女,有黑帮成员参与,女子涉嫌隐匿丈夫行踪

西九龙重案组深夜通报:香港黄金盗窃案已拘捕12男1女,有黑帮成员参与,女子涉嫌隐匿丈夫行踪

极目新闻
2025-09-19 00:37:04
雨雨雨!河南这场雨还要下多久?最新预报来了

雨雨雨!河南这场雨还要下多久?最新预报来了

鲁中晨报
2025-09-19 11:48:03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医者荣耀
2025-09-09 12:05:05
“胯宽腰粗”的身材太有看点了,黑色瑜伽裤,穿出霸气十足高级感

“胯宽腰粗”的身材太有看点了,黑色瑜伽裤,穿出霸气十足高级感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9 15:20:20
女子和情夫在家发生关系,情夫看到她和别人不雅视频,女子被掐死

女子和情夫在家发生关系,情夫看到她和别人不雅视频,女子被掐死

丫头舫
2025-09-19 15:31:55
方媛怀三胎真幸福,穿真丝睡衣、住半山豪宅,家里音响能抵一套房

方媛怀三胎真幸福,穿真丝睡衣、住半山豪宅,家里音响能抵一套房

疯说时尚
2025-09-19 09:19:06
重金邀约,雷迪什加盟广东?尘埃落定,雷迪什官宣,1年合同

重金邀约,雷迪什加盟广东?尘埃落定,雷迪什官宣,1年合同

乐聊球
2025-09-19 13:01:38
金正恩视察无人航空技术联合体,指导无人武器装备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表示满意

金正恩视察无人航空技术联合体,指导无人武器装备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表示满意

扬子晚报
2025-09-19 11:57:32
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

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

顾史
2025-07-08 21:02:11
有钱人的消费有多任性?网友:去哪旅游玩好了,就在哪买一套房子

有钱人的消费有多任性?网友:去哪旅游玩好了,就在哪买一套房子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8 00:10:09
离了?蒋勤勤低头落泪难掩悲伤,陈建斌眼缠纱布,20年夫妻互动反常

离了?蒋勤勤低头落泪难掩悲伤,陈建斌眼缠纱布,20年夫妻互动反常

八星人
2025-09-18 16:09:54
山东入室抢婴案主犯听到被判死缓后破口大骂,受害人家属:他还当庭称要上诉,我们也将向检察院申请抗诉

山东入室抢婴案主犯听到被判死缓后破口大骂,受害人家属:他还当庭称要上诉,我们也将向检察院申请抗诉

极目新闻
2025-09-19 11:41:16
小米紧急召回30%的SU7:新国标几乎1:1复刻了“小米爆燃事故”现场

小米紧急召回30%的SU7:新国标几乎1:1复刻了“小米爆燃事故”现场

8099999街头巷尾
2025-09-19 13:56:23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

回京历史梦
2025-09-19 14:48:43
在重庆的一个新闻中,满屏都是子承父业这四个字

在重庆的一个新闻中,满屏都是子承父业这四个字

清晖有墨
2025-09-18 11:28:19
南京急了,8000万挖隧道连接南京北站与新林场站,为南京北站引流

南京急了,8000万挖隧道连接南京北站与新林场站,为南京北站引流

妙知
2025-09-19 10:12:01
欧美20多年来最大的局,被中国破了,这才是他们最恐慌的地方

欧美20多年来最大的局,被中国破了,这才是他们最恐慌的地方

扶苏聊历史
2025-09-19 15:47:41
气象站——超声波一体式气象站的功能

气象站——超声波一体式气象站的功能

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5-09-17 17:00:00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时玉宝不再担任职务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时玉宝不再担任职务的通知

贵阳网
2025-09-19 11:46:14
实探苹果北京门店:iPhone17系列现货售罄,黄牛加价最高达千元

实探苹果北京门店:iPhone17系列现货售罄,黄牛加价最高达千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12:45:59
2025-09-19 16:36:49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