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铁轨映云岭!范稳新作《青云梯》绘就百年家国奋斗史诗)
直达梦想的百年火车、烟火繁盛的边地风情、盘根错节的家族密码、壮怀激烈的家国命运……近日,一级作家、“云岭文艺名家”范稳携长篇新作《青云梯》在昆明文化新地标——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举办专场新书揭幕暨新书分享会。

《青云梯》新书分享会现场
《青云梯》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是范稳继《水乳大地》后又一重磅力作,耗时三年创作完成。作品结构恢宏大气,有丰富立体的层次,宽阔、幽深、丰富、传奇。它既写了百年铁路修建史,也写了吴、陈两个家族的百年兴衰沉浮史。它同时是一部云南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与风物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边地红色革命史。这四个部分水乳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多声部的交响诗。
从米轨印记到文学史诗
解锁云南铁路精神密码
“滇越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都藏着云南人的挣扎与觉醒。”分享会上,范稳讲述了《青云梯》的创作缘起。
《青云梯》以云南高原百年交通发展史为叙事主轴,串联起四代云南人“凿山开路、连通世界”的奋斗征程。上世纪初,法国殖民者的蒸汽火车撞开中国南部大门,滇越铁路的米轨成为殖民压迫的印记;滇南人民知耻后勇,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独立修建中国西部第一条民营铁路,用寸轨书写民族自救的宣言;21世纪以来,高铁蜿蜒穿梭于云南崇山峻岭,将“天堑”变为“通途”;新时代背景下,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云南铁路进一步延伸,打通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为还原这段跨越百年的历史,范稳大量研读地方文献,深入建水、石屏、个旧、蒙自等地实地采风。他的足迹遍布云南铁路沿线村寨,甚至走访铁路工人后代收集口述故事。于案头笔耕与田野调查间,筑牢小说坚实的历史根基。

《青云梯》新书分享会现场
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李银和介绍,“初稿完成后,我们联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举办专家审读会,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两家出版社精诚合作、优势互补,最终形成这部融合‘云南百年家族奋斗史、百年铁路建设史、红色革命史与地方风俗文化史’的著作。”
“从寸轨到高铁,从民营铁路到国际大通道,云南铁路的发展史,就是中国边疆人民自强不息的缩影。”在范稳笔下,高原上的每一段铁轨都超越了交通设施的意义——它是云南人民通向云端、通往四面八方、通往美好未来的“青云梯”,更是一个民族从“被动开放”到“主动突围”的精神象征。
从边地烟火气到家国宏大叙事
兼具历史纵深感与文学感染力
《青云梯》以云南百年铁路发展史为脉络,串联起地方家族兴衰、民族奋斗与时代变革,被业内评价为“兼具历史纵深感与文学感染力的史诗级力作”。在嘉宾对谈环节,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创作手法、思想内涵等维度解读这部作品。

《青云梯》新书分享会现场
著名文学评论家,云南大学教授宋家宏表示,这部作品的突破在于“以家族叙事承载宏大历史”。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昆明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鹏盛赞《青云梯》“让边疆叙事走向全国视野”。
云南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部主任马非认为,《青云梯》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文化,细腻铺陈人物百态和跌宕故事。
书中塑造了众多立体多元的人物形象,家族后代中既有投身革命牺牲的英雄,也有沉迷商海堕落的角色,展现大时代下个体的挣扎与坚守,彰显“英雄未必完美,但选择与民族命运相连”。人物命运与历史进程相结合,让读者通过个体命运感受历史温度。
云南网记者 牟燕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