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设施大棚里的农机装备大比武——开展南繁设施蔬菜全程机械化实操培训纪实)
烈日当空,热浪翻涌,海南丝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澄迈基地的设施蔬菜大棚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科技农忙”景象。旋耕机在垄间穿梭翻土,精量播种机精准点播,移栽机器人灵巧地将菜苗植入土壤,施肥机在均匀施撒农肥,收获机紧随其后完成采收作业……这不是某场农业科技博览会的演示现场,而是2025年海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南繁产业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班的一场“实战演练”。
8月21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张园副研究员的组织下,来自全省各地的50余名高素质农民学员齐聚澄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设施大棚里的农机装备大比武”。这场集旋耕、播种、施肥、移栽、收获于一体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实操培训,由该所张园副研究员全程主持指导,旨在破解设施农业“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痛点,推动南繁蔬菜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高效化迈进。
设施农业呼唤“小精特”农机
“设施大棚空间有限,传统大型农机进不去、转不开,人工成本又高,一亩地的人工管理费用常常超过3000元。”来自乐东的学员吕振远感慨道。这正是当前海南乃至全国设施蔬菜种植面临的普遍难题。
“设施农业不是‘缩小版’露地农业,它对农机装备的适应性、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张园副研究员指出,“我们迫切需要‘小而精、特而专’的农机装备,既能适应棚内狭小空间,又能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
以南繁蔬菜为例,常年种植面积超16万亩,年产量达百万吨,是保障“南菜北运”和热带“菜篮子”稳定供给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设施结构复杂、种植周期短、茬口密集,机械化率长期低于30%,严重依赖人工,尤其在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频发的海南,劳动力短缺和灾害应对能力不足问题尤为突出。
“一旦台风来袭,抢收抢种窗口期只有短短几天,如果靠人工,往往来不及。”“而机械化作业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关键时刻能‘抢’出产量、‘抢’回损失。”
实战演练:一场农机的“全链条大考”
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依托本次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创新推出“理论+场景+比武”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首次将课堂从教室搬到设施大棚,让学员“上车即操作、下地即应用”。
在张园副研究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分组轮训,逐一体验从整地到收获的五大核心环节:
旋耕环节:搭载履带式轻型旋耕机,机身宽度不足1米,可在0.8米宽的畦面上灵活作业,碎土率高、平整度好,为后续播种打下坚实基础。
播种环节: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可实现株距、行距精准调控,每小时作业效率达0.8亩,较人工播种提升8倍以上。
移栽环节:电动自走式蔬菜移栽机成为“明星装备”,通过机械臂自动取苗、放苗、覆土,栽植合格率达92%以上,有效解决“请工难、栽苗慢”问题。
施肥环节:小型履带式施肥机,实现有机肥自动上料、转运和抛洒作业,减少人工作业强度80%以上。
收获环节:针对叶菜类作物研发的自走式采收机,可自动调节收获高度、完成切割与收集,作业效率是人工的6倍。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今天自己开了一圈,感觉太震撼了!”来自陵水的学员兰富晓兴奋地说,“原来种菜也能这么‘高大上’!这些机器小巧灵活,特别适合我们大棚用。”
创新模式点燃学员热情
本次培训最大的亮点在于“比武”机制的引入。每个环节结束后,学员分组进行作业效率、作业质量、操作规范三项评分,现场打分、即时反馈。“比”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农机性能的实战检验。
“我们不是简单地‘看演示’,而是真正‘上手练’,还有‘PK赛’,学起来特别带劲!”学员樊文萍表示,通过比武,不仅掌握了操作技巧,更理解了不同机型的适用场景和作业参数设置。
张园副研究员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比武’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同时收集一线反馈,为后续农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培训还设置了“灾害应急作业模拟”环节。在模拟台风过境后的抢种场景中,学员们使用轻型复式作业机具,在2小时内完成1亩地的整地、播种、覆膜一体化作业,充分展现了农机在抗灾减灾中的“黄金72小时”响应能力。
培育“新农人”力量,赋能南繁产业升级
作为国家南繁硅谷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蔬菜产业的机械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种业服务保障能力和热带农业现代化进程。此次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组织的实操培训,不仅是技术的推广,更是人才的培育。
“我们培养的不仅是‘会开农机’的人,更是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新农人’。”张园表示,“他们将成为带动周边农户、辐射区域产业的‘火种’。”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费长林副处长在开班仪式上评价:“这种‘沉浸式、实战化’的培训模式,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有可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米’,为南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随着最后一台收获机完成作业,学员们围拢在田埂上,热烈讨论着操作心得。夕阳余晖洒在整齐的菜畦上,也映照在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上。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肩挑手扛”到“机器代劳”,这场设施大棚里的“农机大比武”,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更是一场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的持续攻关下,海南南繁设施农业正加速迈向全程机械化、智能高效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