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告别20年髋痛,髋关节置换术重塑晚年幸福)
日前,前国家羽毛球队教练、集十余个冠军头衔于一身的一代名将78岁高龄的陈玉娘,于4月下旬因右侧股骨头坏死到顺德和平外科医院(三级骨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经我院吴建伟主任操刀,手术非常成功,次日便可下床,随着每天进行康复性练习,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
陈玉娘女士的康复故事传开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激励了同病相怜的李姨(化名)勇敢来到了顺德和平外科医院骨科一区(关节微创外科),踏上了治疗之路。
李姨的病情堪称“顽固”——左髋疼痛长达20年,她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不想给家人增添麻烦,然而反复的疼痛让她走路如履薄冰,夜间翻身都成为“酷刑”,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入院经摄片检查显示,其左股骨头似见斑片状高低密度混杂影、变扁变宽,左髋关节间隙宽度不均上部变窄,关节面不光整...
结合查体和问诊情况,左髋关节置换指征明显。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吴建伟主任带领团队为李姨实施了左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仅用了1个多小时就成功完成了置换,术后第二天,患者便能扶着助行器下床活动,可以恢复简单的自理,无需长时间卧床(无需家属长时间的陪护),术后一个月即可恢复自如行走,最重要的是,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改变。
破除误区,髋关节置换术并非“洪水猛兽”
许多患者对关节置换存在误解,认为这是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恢复期漫长,还害怕给家人添加负担,宁愿忍痛也不愿治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早已熟练开展髋关节置换术多年,在这里,众多像陈玉娘女士和李姨这样的患者,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重新找回了行走的自由、无痛的髋部,开启了崭新的生活篇章。
吴建伟主任呼吁,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逐渐加重的疾病,从开始的轻微疼痛到后来的严重疼痛,甚至夜间翻身都会痛,患者吃不好、睡不好,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只会越来越重,身体的耐受性也会降低,手术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失去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机会。
因此,一旦确诊股骨头坏死且符合手术指征,应尽早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不要错失宝贵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