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客机17日在俄乌边境坠毁至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和媒体将“肇事者”指向乌克兰反政府武装。
美媒报道称,假定乌反政府武装真的是“肇事者”,令人疑惑的是,为何打击目标一直为军用直升机的乌反政府武装会追击民航飞机。这不符合反政府武装此前的行动模式,也违背他们的利益。
有媒体报道,乌反政府武装使用了便携式地空导弹,但该武器主要目标为各种低空和超低空目标,不具备打击高空飞行物的能力。另有媒体则报道称,反政府武装使用了有效射高8.2万英尺(约合24993.6米)的SA-11/17移动导弹发射平台。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18日曾表示,美国情报官员已经搜集到了证明俄罗斯军方对乌克兰反政府武装进行培训的强有力证据。分析称,如果真如美方所说的那样,那么一个训练有素的雷达操作员应该有能力识别民航客机和军用飞机。
因为,所有飞机都装有应答器,这是一台能收到无线电询问信号,发出关于该机和该机正在做什么相关信号的无线电设备。军用和民用应答器使用不同的模式,商业航班最常用的模式为模式C和模式S,后者也被用在自动位置调节系统ADS-B中。而军用飞机使用不同的识别系统,同时各种模式的编号不仅仅是字母而已。在军事上,这种系统被称为敌我识别器(IFF)。如何辨别不同的模式,一般主要根据两个无线电脉冲的距离,以及信号传输的所有信息。
像SA-11牛虻这样的导弹系统需要依靠其操作者确认哪些雷达截获目标是安全的,哪些不是。这意味着应答器代码是至关重要的信息。一旦发射,无论接收端是谁,SA-11牛虻便以单发95%的命中率击中目标。而更先进的SA-17灰熊则能够在锁定目标为民用应答器代码时进行判定。
有军事观察家认为,由此可得出两种可能性,要么“肇事方”蓄意击落民航飞机,要么他们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培训,只能进行基本操控,而无法准确区分不同的应答器代码。
有专家提出以下几点。首先,击落民航飞机和乌克兰反政府武装的战略利益背道而驰;其次,有报道称乌反政府武装最近才刚刚拥有了SA-11牛虻;第三,乌克兰政府发布的所谓反政府武装领导人之间的通话记录显示,反政府武装曾发现击落了一家民航客机。
另有俄罗斯媒体报道称,要击落高度为1万米的客机需要复杂的导弹系统和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才能进行操作,乌反政府武装很难完全掌握这种导弹的操作。
针对漫天飞的消息,包括乌政府军与民间武装均否认与此事有关,坚称是对方向客机开火。
顿涅茨克民间武装方面否认与马航客机坠毁事件有关联。“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安全委员会成员卡夫塔拉泽说,马航客机应是遭乌克兰政府军方面击落,民间武装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射程远低于客机当时的飞行高度。
俄国防部18日称,俄军方前一天在坠机地点附近检测到乌军导弹雷达系统和其防空导弹系统有过数次数据交换。俄国防部此前一份声明则说,配备有防空导弹系统的乌克兰军队当时驻扎在客机坠毁区域。乌克兰空军战斗机也经常出现在顿涅茨克州上空。
美国方面18日表示,有信心认为导弹是从乌东部地区发射的。
0荐闻榜
(原标题:民航应答器靠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