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本报记者陈丽平
深秋时节,莱州湾畔,一场陆、海、空三军联合实兵对抗演习鏖战正酣。
僵持之间,神兵突降:十几名特种兵突然出现在敌后,打掉“蓝军”防空导弹阵地,引导“红军”地面炮群、舰炮、航空兵一举打掉“蓝军”炮兵阵地,突袭其指挥所,瘫痪其指挥中枢,一系列惊人之举,让“红军”很快取得战场主导权。
这十几名特种兵,来自济南军区某特种作战团。
这个团队成立以来屡立奇功,不但赢得军委首长“特战神兵”的赞誉,还在多个战场写下传奇:先后出色完成中俄联演、中印尼特种兵联训、汶川抗震救灾等40多项重大任务,在国际赛场夺得16枚金牌,开创我军特种兵训练7项先河。2011年中央军委给该团记一等功。
勇夺16枚国际比武金牌
1998年,该团代表我军首次出征国际赛场,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一举夺得8枚金牌和外国参赛队总分第一。这也拉开他们扬威国际赛场、夺得16枚金牌的大幕。
2001年9月,南美洲密林深处,大雨倾盆。
“放弃吧,中国士兵!这里没有人会质疑你的决定!”委内瑞拉猎人学校抓绳塔场上,教官盯着刚从6米高绳上摔下的我特种作战团副连长刘晓东,眼神里充斥着轻蔑。
一入校,就签下“生死状”,训练的艰苦可想而知。几天下来,因为水土不服,刘晓东患上了“登革热”。紧接着连续8天没有任何补给的高强度野外生存训练,更让刘晓东的身体状况逼近极限。当天坠落时,因为一直紧拽着麻绳,他的手掌被磨得血肉模糊。
“啊——”随着一声怒吼,刘晓东突然猛地站起来,摇摇晃晃走向沾满血迹的细麻绳处。手抓,牙咬,一点一点向上蹭。
当刘晓东艰难地爬到顶端,现场齐声高呼:特种兵一号,中国!
“从踏入猎人学校的那一刻起,我就是中国!”靠着这种信念,两年的炼狱般军事留学生活,刘晓东拼下了“国际特种兵班”总分第一名,被校方授予“特种兵突击队员”战斗勋章,成为头像被永远镌刻在学校荣誉墙上的第一名亚洲人。
祖国至上!荣誉至上!这已成为该团官兵的共同追求,熔铸成大家的特种魂魄。
这些年,该团有150多名官兵出国留学、支教、比武、集训,无论走到哪里,面对多么艰苦的环境、多么强大的对手,他们都毫不畏惧,一次又一次在国际同行面前全景展示中国军人的铁血风采,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铁血传奇。
开创7项我军训练先河
在特战团,训练标准都比大纲规定高定一级:实弹射击由发数单一评定,改为精度、射速综合评定;山地攀登由徒手昼间组织向夜间负重拓展……
这些在该团特种兵训练中还只是“开胃小菜”,更苦的是“魔鬼训练周”。
这一周,每天训练时间都在16小时以上,官兵要接受耐寒抗饥、强光刺激、毒气熏染、战俘拷问等折磨考验,高压水枪、圆木轮胎、半米泥潭、高音喇叭等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每名官兵的意志,不停的高强度训练、不停的残酷折磨,把官兵打磨成“钢筋铁骨”。
经过了“魔鬼训练周”的层层淘汰,才能进入每年组织的“猎人集训”,队员负重30公斤,连续完成60米垂直悬崖跑步下、100公里强行军等25个课目训练。团里每年还组织野外训练6个月以上,每次都组织特战班要素融合演练,单兵仅带两天干粮,在纵深150公里、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的复杂地形上,三昼夜连续完成20公里山地丛林奔袭等极限课目。
正是这种高难度、高强度训练,让每名特战队员速度更快、招数更多、精度更高,熟练掌握了机降、潜水、驾驶、捕俘等10多种必杀绝技,能够刷新国内、国际训练比武纪录。
据介绍,他们已开创我军特种兵训练7项先河,仅伞降训练一个课目,他们先后创造和刷新了多项全军纪录:
动力三角翼低空跳伞,开创特种部队使用建制内飞行器跳伞先例,取得空中渗透作战新突破;
在全军首次实施直升机侧门跳伞,极大提高了伞降效率和突然性。
已完成40余项重大任务
2013年4月的一天,在河南某训练基地,一场红蓝对抗激战正酣。红方指挥员对参加演习的该团特战分队下达了对“蓝军”指挥所实施“斩首行动”的命令。
接到命令后,带队参加演习的特侦营副营长张文峰根据先前高空无人机侦察情况和收集到的情报信息,准确判定“蓝军”指挥所位置后,驾驶动力三角翼低空避开“蓝军”雷达警戒,直达“蓝军”指挥部上空。
这时,风力突变,已经远远超出了低空跳伞的最低气象条件。“跳!”6名特战队员果敢一跳,准确进入预定“蓝军”指挥所附近地域,悄无声息地“消灭”指挥所警戒人员后进入指挥所。
“你们被俘了,全部举起手来,否则我们开枪了!”第一个突入“蓝军”指挥所的特战连战士李祥龙一步跳到作业桌上,“斩获”了一脸茫然的“蓝军”指挥员。
“指挥所周围山高坡陡、树高林密,这么大的风你们也敢跳,不怕出人命吗?”事后,“蓝军”指挥员对败在特战团手中很是服气。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对特战团官兵来说,为了完成任务,哪怕是刀山也敢走、火海也敢闯,为了胜利一往无前。
在一次演习中,特战队员李玉伟奉命开辟水下通道,排除“蓝军”设置的障碍物,当他在深水中一口气排除了11个障碍物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剩下的最后一个,根据潜水作业时间,若再不抓紧上水,气瓶中有限的氧气可能会耗尽,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他全然不顾,继续利用最后的时间进行寻找,终于在水草丛中发现了最后一个障碍物,他迅速接近目标并用最快的速度将其排除。
当他浮上水面时,气瓶中的氧气已用完,由于上升速度过快,耳膜胀痛难忍。演习结束后,身边的战友问他:“假的障碍物至于让你真玩命么?说不定,你这百十斤就 交待 了。”他笑着说:“不玩命完不成任务,任务完成不了,比 交待 了还不好交待。”
靠着这种不怕死的精神,特战团先后完成40余项重大任务,次次圆满顺利、次次高标准完成。
11位常委人人立功受奖
2012年4月,某集团军旅团主官观摩团来到特战团参观见学。第一项内容就是团常委演示特种作战应用射击。
特种射击场上,模拟毒气四处弥漫,400米外的靶子,在浓浓的烟雾中忽隐忽现。只见全副武装的团长李建军快速跃进到射击地线,一连串枪声过后,14个靶子应声倒地,前后仅用时2分40秒。在接下来的利用多种武器射击课目中,其他常委悉数登场,150发子弹解决掉143个目标。
“这个班子牛!”精彩的表演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带好这支部队, 第一班 必须站排头、当先锋。”团政委解少圣告诉记者。
在特战团,党委“一班人”自觉做到与官兵同训练、同考核,训练场上站排头、危险课目争着上、重大任务靠在前;伞降机降第一个跳,攀崖过涧第一个上,潜水泅渡第一个下;实弹射击考核,班子成员开第一枪、打第一炮;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新装备,班子成员第一个学。
在特战团,官兵们对团班子成员的军事技能特别佩服:“如果对手是块铁,我们的领导就是一块钢。”
官兵的话讲得有底气。2011年,特战团接受总部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考核,常委参考的8个课目全部优秀,团队获得全军同类部队总分第一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团11名常委人人身怀绝技,个个熟练操作全团主要特种侦察装备,有2人荣立一等功,4人荣立二等功,1人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1人被军区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1人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基层带兵人,以实际行动凝聚了兵心,以模范形象鼓舞了士气。
铁血无敌锻铸强军梦
陈丽平
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也是实现强军梦的必然要求。济南军区某特种作战团用征战国际赛场、完成重大任务的实践铸就了铁血无敌的形象,也生动回答了“基层部队如何实现强军梦”这一重大课题,值得学习借鉴。
铁血无敌就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练就“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过硬军事技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担负什么样的任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都能做到“随时能动、随时能上、随时能赢”。铁血无敌就是把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融入官兵的血脉和灵魂,凝聚对党的赤胆忠诚,将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转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和不懈追求。铁血无敌就是人人具备战斗意志和铁血品格,在艰难困苦中敢于献身、敢打恶仗、敢挑重担、敢争第一、敢于超越。
深秋时节,莱州湾畔,一场陆、海、空三军联合实兵对抗演习鏖战正酣。
僵持之间,神兵突降:十几名特种兵突然出现在敌后,打掉“蓝军”防空导弹阵地,引导“红军”地面炮群、舰炮、航空兵一举打掉“蓝军”炮兵阵地,突袭其指挥所,瘫痪其指挥中枢,一系列惊人之举,让“红军”很快取得战场主导权。
这十几名特种兵,来自济南军区某特种作战团。
这个团队成立以来屡立奇功,不但赢得军委首长“特战神兵”的赞誉,还在多个战场写下传奇:先后出色完成中俄联演、中印尼特种兵联训、汶川抗震救灾等40多项重大任务,在国际赛场夺得16枚金牌,开创我军特种兵训练7项先河。2011年中央军委给该团记一等功。
勇夺16枚国际比武金牌
1998年,该团代表我军首次出征国际赛场,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一举夺得8枚金牌和外国参赛队总分第一。这也拉开他们扬威国际赛场、夺得16枚金牌的大幕。
2001年9月,南美洲密林深处,大雨倾盆。
“放弃吧,中国士兵!这里没有人会质疑你的决定!”委内瑞拉猎人学校抓绳塔场上,教官盯着刚从6米高绳上摔下的我特种作战团副连长刘晓东,眼神里充斥着轻蔑。
一入校,就签下“生死状”,训练的艰苦可想而知。几天下来,因为水土不服,刘晓东患上了“登革热”。紧接着连续8天没有任何补给的高强度野外生存训练,更让刘晓东的身体状况逼近极限。当天坠落时,因为一直紧拽着麻绳,他的手掌被磨得血肉模糊。
“啊——”随着一声怒吼,刘晓东突然猛地站起来,摇摇晃晃走向沾满血迹的细麻绳处。手抓,牙咬,一点一点向上蹭。
当刘晓东艰难地爬到顶端,现场齐声高呼:特种兵一号,中国!
“从踏入猎人学校的那一刻起,我就是中国!”靠着这种信念,两年的炼狱般军事留学生活,刘晓东拼下了“国际特种兵班”总分第一名,被校方授予“特种兵突击队员”战斗勋章,成为头像被永远镌刻在学校荣誉墙上的第一名亚洲人。
祖国至上!荣誉至上!这已成为该团官兵的共同追求,熔铸成大家的特种魂魄。
这些年,该团有150多名官兵出国留学、支教、比武、集训,无论走到哪里,面对多么艰苦的环境、多么强大的对手,他们都毫不畏惧,一次又一次在国际同行面前全景展示中国军人的铁血风采,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铁血传奇。
开创7项我军训练先河
在特战团,训练标准都比大纲规定高定一级:实弹射击由发数单一评定,改为精度、射速综合评定;山地攀登由徒手昼间组织向夜间负重拓展……
这些在该团特种兵训练中还只是“开胃小菜”,更苦的是“魔鬼训练周”。
这一周,每天训练时间都在16小时以上,官兵要接受耐寒抗饥、强光刺激、毒气熏染、战俘拷问等折磨考验,高压水枪、圆木轮胎、半米泥潭、高音喇叭等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每名官兵的意志,不停的高强度训练、不停的残酷折磨,把官兵打磨成“钢筋铁骨”。
经过了“魔鬼训练周”的层层淘汰,才能进入每年组织的“猎人集训”,队员负重30公斤,连续完成60米垂直悬崖跑步下、100公里强行军等25个课目训练。团里每年还组织野外训练6个月以上,每次都组织特战班要素融合演练,单兵仅带两天干粮,在纵深150公里、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的复杂地形上,三昼夜连续完成20公里山地丛林奔袭等极限课目。
正是这种高难度、高强度训练,让每名特战队员速度更快、招数更多、精度更高,熟练掌握了机降、潜水、驾驶、捕俘等10多种必杀绝技,能够刷新国内、国际训练比武纪录。
据介绍,他们已开创我军特种兵训练7项先河,仅伞降训练一个课目,他们先后创造和刷新了多项全军纪录:
动力三角翼低空跳伞,开创特种部队使用建制内飞行器跳伞先例,取得空中渗透作战新突破;
在全军首次实施直升机侧门跳伞,极大提高了伞降效率和突然性。
已完成40余项重大任务
2013年4月的一天,在河南某训练基地,一场红蓝对抗激战正酣。红方指挥员对参加演习的该团特战分队下达了对“蓝军”指挥所实施“斩首行动”的命令。
接到命令后,带队参加演习的特侦营副营长张文峰根据先前高空无人机侦察情况和收集到的情报信息,准确判定“蓝军”指挥所位置后,驾驶动力三角翼低空避开“蓝军”雷达警戒,直达“蓝军”指挥部上空。
这时,风力突变,已经远远超出了低空跳伞的最低气象条件。“跳!”6名特战队员果敢一跳,准确进入预定“蓝军”指挥所附近地域,悄无声息地“消灭”指挥所警戒人员后进入指挥所。
“你们被俘了,全部举起手来,否则我们开枪了!”第一个突入“蓝军”指挥所的特战连战士李祥龙一步跳到作业桌上,“斩获”了一脸茫然的“蓝军”指挥员。
“指挥所周围山高坡陡、树高林密,这么大的风你们也敢跳,不怕出人命吗?”事后,“蓝军”指挥员对败在特战团手中很是服气。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对特战团官兵来说,为了完成任务,哪怕是刀山也敢走、火海也敢闯,为了胜利一往无前。
在一次演习中,特战队员李玉伟奉命开辟水下通道,排除“蓝军”设置的障碍物,当他在深水中一口气排除了11个障碍物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剩下的最后一个,根据潜水作业时间,若再不抓紧上水,气瓶中有限的氧气可能会耗尽,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他全然不顾,继续利用最后的时间进行寻找,终于在水草丛中发现了最后一个障碍物,他迅速接近目标并用最快的速度将其排除。
当他浮上水面时,气瓶中的氧气已用完,由于上升速度过快,耳膜胀痛难忍。演习结束后,身边的战友问他:“假的障碍物至于让你真玩命么?说不定,你这百十斤就 交待 了。”他笑着说:“不玩命完不成任务,任务完成不了,比 交待 了还不好交待。”
靠着这种不怕死的精神,特战团先后完成40余项重大任务,次次圆满顺利、次次高标准完成。
11位常委人人立功受奖
2012年4月,某集团军旅团主官观摩团来到特战团参观见学。第一项内容就是团常委演示特种作战应用射击。
特种射击场上,模拟毒气四处弥漫,400米外的靶子,在浓浓的烟雾中忽隐忽现。只见全副武装的团长李建军快速跃进到射击地线,一连串枪声过后,14个靶子应声倒地,前后仅用时2分40秒。在接下来的利用多种武器射击课目中,其他常委悉数登场,150发子弹解决掉143个目标。
“这个班子牛!”精彩的表演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带好这支部队, 第一班 必须站排头、当先锋。”团政委解少圣告诉记者。
在特战团,党委“一班人”自觉做到与官兵同训练、同考核,训练场上站排头、危险课目争着上、重大任务靠在前;伞降机降第一个跳,攀崖过涧第一个上,潜水泅渡第一个下;实弹射击考核,班子成员开第一枪、打第一炮;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新装备,班子成员第一个学。
在特战团,官兵们对团班子成员的军事技能特别佩服:“如果对手是块铁,我们的领导就是一块钢。”
官兵的话讲得有底气。2011年,特战团接受总部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考核,常委参考的8个课目全部优秀,团队获得全军同类部队总分第一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团11名常委人人身怀绝技,个个熟练操作全团主要特种侦察装备,有2人荣立一等功,4人荣立二等功,1人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1人被军区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1人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基层带兵人,以实际行动凝聚了兵心,以模范形象鼓舞了士气。
铁血无敌锻铸强军梦
陈丽平
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也是实现强军梦的必然要求。济南军区某特种作战团用征战国际赛场、完成重大任务的实践铸就了铁血无敌的形象,也生动回答了“基层部队如何实现强军梦”这一重大课题,值得学习借鉴。
铁血无敌就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练就“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过硬军事技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担负什么样的任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都能做到“随时能动、随时能上、随时能赢”。铁血无敌就是把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融入官兵的血脉和灵魂,凝聚对党的赤胆忠诚,将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转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和不懈追求。铁血无敌就是人人具备战斗意志和铁血品格,在艰难困苦中敢于献身、敢打恶仗、敢挑重担、敢争第一、敢于超越。
(原标题:锻造能打胜仗特战尖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