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血战长津湖:一个志愿军排长的故事

0
分享至

《世界博览》授权刊发,请勿转载。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对越过三八线的联合国军发起了第二次战役。在这次战役期间, 志愿军第九兵团的第二十军、二十六军和二十七军, 在长津湖地区对美陆战一师和美步兵七师发动了强大的进攻。下面的故事是二十军第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一营排长王学东所描述的几次志愿军与美陆战一师的交战的情况,以及战士们所经历的困难。他的回忆生动地再现了长津战役的激烈场面。

一个志愿军排长的故事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

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一营

排长王学东

我们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于1950年10月中旬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当时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预备队,驻扎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在11月初,我们兵团接到调往东北的命令。在11月7日,第二十、二十六、二十七这3个军通过铁路从东南沿海浩浩荡荡开到中国的东北。

11月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面临的形势变得十分严峻。10月底,在志愿军发动第一次战役之后, 联合国军已经为11月份的全面反攻做了充分的准备。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向他的士兵承诺:这是最后的决战,战役结束之后他们便可以回家过圣诞节。

联合国军司令部在北朝鲜的西部防线上部署了第八军的13万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西线部署了23万人,在数量上很明显超过联合国军,比例达到了1.75:1。但是,在东线战场上,联合国军由X军团的9万人组成。志愿军在北朝鲜的这一地区只有第四十二军,部队的总数要比联合国军少2-3万人。

11月, X军团从北朝鲜的东海岸迅速向北面的鸭绿江和江界推进。10月19日,金日成政府从平壤撤出后,把江界作为北朝鲜的战时首都。X军团来势汹汹,似乎要把金日成和他的政府赶出北朝鲜,并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路切断。

11月5日,毛泽东主席批准了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请求,命令第九兵团马上进入朝鲜。拥有15万人之众的第九兵团的任务,就是在东线上阻击X军团。在从长江至鸭绿江的长途铁路旅途中,九兵团司令宋时轮在火车上向下属几个军的主要干部下达了他们在北朝鲜东线作战的命令。

11月17日,作为兵团先头部队的第二十七军从辑安越过了鸭绿江。11月19日,第二十军作为第二批部队由临江越过鸭绿江。第二十六军则作为预备队暂时驻扎在临江,同时等待通过港口运来的苏式武器装备,来替换当时部队中使用的陈旧的日式武器。

第二十军由第五十八、五十九、六十这3个师组成。11月9日,我所在的第五十八师的先头部队在北朝鲜由西向东面的江界全速行军。11月21日,经过97公里的行军后,我们到达了江界。我们师中的3个团,第一七二、一七三、一七四团,继续穿过山脉向东南方向的长津进发。在进入北朝鲜的第一个星期,我们遇到了一些想不到的困难。很显然,我们并没有为这一大型战役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后勤保障没有跟上我们的战斗部队。在供给没有准备以及运输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就匆忙地投入到战斗中。战士们不得不自己背着所需的弹药和用品。当时我们团没有食物,我们不得不拿我们的毛毯、毛巾,甚至药品,和当地的朝鲜老百姓换大米和蔬菜。

其次,寒冷的冬天也给我们部队的行军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对北朝鲜的冬天会有多么寒冷没有一点概念。当部队进入朝鲜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冬装,没有手套、帽子以及棉鞋等冬天的必需品。我们部队的战士大多是来自年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的华东地区。11月初我们离开家乡的时候,当地的温度还在15度左右。两个星期后,我们到了北朝鲜,当地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18摄氏度。许多战士因为冻伤和感冒而跟不上队伍。我们师在第一个星期就有700名士兵因为严寒掉队了。

第三,运输成为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隐藏10多万人的行踪,九兵团的两个军在没有卡车的情况下,穿过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在这种情况下,行军根本就没有什么速度可言。师部炮兵营中有些马匹不肯在覆盖着积雪的、沿着悬崖的羊肠小路上走。这样走实在是太滑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就想出了办法,将羊毛围巾盖在悬崖边的冰雪上,用这方法使马匹安全地通过了小路。

我们部队比原计划到达的时间晚了。11月25日,当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的时候,志愿军司令部下令九兵团在东部发起进攻。但是,当时九兵团还没有进入进攻位置,不得不请求志司推迟2天发起进攻。志司批准了九兵团总部延期的请求。

两天后,在11月27日晚间,九兵团总部下达了全面进攻的命令。两个军以长津水库为中心,沿东部前线向联合国军发起进攻。攻击部队由8个步兵师组成,在攻击的第一个夜晚便取得了成功。

首先,九兵团的攻击出其不意,达到了突然袭击的效果。因为自兵团进入北朝鲜后的10天,一直都未被联合国军发现。联合国X军团的主力部队美陆战第一师和美步兵第七师,当时正沿着一个山间的小路行进,整个队形成柱状,延伸达50公里。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到意料不到的攻击。在第二天的早上,X军团被九兵团分割成了5个部分。

第二,为了尽可能多的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而不是简单的将其击打回南朝鲜,我们九兵团有意识地集中了总数达10万人的队伍,向联合国军发起攻击。而参与长津湖战役的X军团的部队有4万人左右。

第三,我们能够对联合国军分段切割,实行包围。我们第二十军的部队在合洼里(Hahwaokri)将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切成三个部分,从几个方向包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数量上的优势以及快速的包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歼敌的胜利。虽然我们第五十八师在11月27日当天晚上分割和包围了美陆战一师的一小部分,但是一直没有能够歼灭他们。

从11月28日开始,我们第五十八师下属的3个团,在合洼里对被分割包围的美陆战一师的一部分发起攻击。战斗进行得非常猛烈和艰苦。美陆战队是美国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他们在被分割和包围后,立即在坦克的帮助下,在3个方向构建防御工事。他们还快速地建了一个临时飞机跑道,能为他们及时提供弹药装备和补给,同时还能及时将伤员运走。他们强大的地面火力以及空中掩护,使得他们能够坚守住阵地。几天下来,我们五十八师想歼灭他们一个连或小股部队的作战计划,也都没有实现。

11月29日,美陆战一师企图突围,以便将被我们分割包围的三个部分结合起来。天一亮,我们阵地对面的陆战队发起了反攻。我们一七二团把守的阵地是个小山头,是第五十八师所有阵地中的最高点。团长命令我们一连坚守在山头的中部。上午时分,陆战队对我们山脚下三连的第一道防线发起了进攻。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像美国陆战队那样的战斗推进。当三连的防御火力阻止了他们的冲锋时,陆战队并不后退到原来发起进攻的位置,而是就地挖掘战壕,准备下一次进攻。所以他们每一次进攻,都能像前推进一步。他们的每一次进攻被防御火力阻挡后,都停在原地,等待后援,然后继续冲锋。每次冲锋都使他们更加靠近三连的阵地。经过近4个小时的猛烈战斗,三连失去了他们的阵地,连长及大部分战士都牺牲了。我们守卫的阵地距离三连的阵地只有一百多米。

大约下午时分,陆战队开始炮轰我们的阵地。随后,超过200名陆战队士兵对我们的防线发起冲锋。由于山头上的岩石很坚硬,我们防线的阵地很坚固。我们全连干部战士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击溃了陆战队的几次三番的冲锋。由于冬天天黑得早,陆战队终于撤退到他们在山脚下的阵地。他们不敢在晚上向山上进攻。

长津湖的夜晚是属于我们志愿军的。天一黑,我们就开始反击了。在11月29日晚上,我们一七二团对陆战队发起了夜袭,夺回了白天失去的一些阵地,也包括三连的阵地。但是,我们不能在日出前突破他们山脚下的防线,没有能攻进他们的主阵地。第二天早上,陆战队利用强大的炮火和空中轰炸,又组织反攻,夺回了这些阵地,也包括我们前面的三连阵地。

长津湖战役就是这样一场拉锯战。战斗从始至终,非常激烈。在3天的战斗中,我们一七二团人员伤亡非常大。我们营的弹药全部用完了。每个战士每天只能得到所需要的一半的食物。而且气温继续下降,降到了零下30摄氏度。我们连因为战斗消耗和冻伤,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两天以后,九兵团总部改变了计划。决定集中兵力,攻击美步兵第七师,而不是之前的同时攻击美陆战一师和第七师。这次进攻的部队阵容强大。九兵团组织其下属的所有炮兵部队和第二十七军的两个师(第八十师和八十一师),大约3万余众,于11月30日,在新恒里(Sinhungri)对美七师第三十二团的3000人发动了总攻。这一次的攻击非常成功,全歼了美七师第三十二团。这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在一次战役中,能全歼美军一个整团唯一的一次战例。

由于我们第二十军的伤亡严重,补给已尽,没有参加这次对美七师的攻击。我们还是包围着美陆战一师,等待作为预备队的第二十六军的增援。一直没参战的第二十六军的任务,就是在合洼里和我们第二十军一起,消灭美陆战一师。但是,第二十六军却未能及时赶到合洼里。

一天后,12月1日,当第二十六军在距离合洼里还有80公里的时候,美陆战一师终于突破了志愿军第二十军的包围,开始向南撤退。我们军没有能够困住美陆战一师,失去了歼灭这一个美军主力的机会。九兵团总部随即命令第二十军余部:追击美陆战一师,减缓他们撤退的速度,缠住他们;为第二十六军争取时间,为最终歼灭美陆战一师创造机会。

在以后的11天的日日夜夜,第二十军余部对美陆战队穷追不舍。美军在公路上向南逃窜,我们在公路两侧的山头上,对他们进行骚扰袭击。我们在晚上设置路障,延缓他们的撤退。白天,陆战队突破我们的路障,继续难逃。他们只能以每天10到15公里的速度行进。

当时,我们连只剩下18个人。12月5日,团部通知我们连,和其他的两个连合并,成立了一个新的连队。虽然战士们之间不是很熟悉,但残酷的战斗和艰苦的环境使我们很快就融合在一起。我们一起战斗,分享我们有限的食物。我们还把毛毯切成小块,给那些冻伤的战士,用来包裹他们冻伤的手脚。我们本以为可以从陆战队撤离的合洼里得到一点补给,起码能得到一点食物。但是美陆战队在12月3日从合洼里撤退前,烧掉了堆积如山的供给和食物!

12月12日,美陆战一师终于在咸兴与美第三步兵师汇合。美军的两个师继续向南撤退,一直到达东海岸的咸兴市。一路上,虽然我们第二十军余部继续穷追不舍,但是第二十六军主力始终没有能够赶到,投入战斗。12月24日,美陆战一师和美第三步兵师在咸兴港登船,撤离了北朝鲜,开往南朝鲜的釜山。

这时,志愿军总部命令第九兵团停止攻击,脱离与向南逃窜的X军团的战斗。由于北朝鲜的山脉只延续到咸兴地区附近就没有了。在中部平原上,联合国军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强大的火力优势和摩托化的机动性。他们在沿海一带还能够得到更多的海上炮火和空中掩护,以及源源不断的补给。我们最终不得不放弃我们的追击。

我们自己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是我们的供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第二十六军就是因为等待食物供给和等待武器装备而耽误了战机。我们本以为我们可以照搬在国内解放战争中的经验,从当地的人民那获得食物,以及从敌人撤退的阵地上得到武器弹药。但是我们错了。长津湖地区人口非常稀少,根本不能满足10多万人的食物补给。

第二,从南方来的第九兵团并没有为在北朝鲜寒冷的环境下作战做好准备。九兵团在这次战役中(11月17日至12月21日),伤亡了4万多人。其中一半是冻伤。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九兵团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野战医院,到处都是被冻伤的干部和战士。到1951年的春天,九兵团由于严重减员,已经大大降低了战斗力。

第三,随着志愿军开始向南方推进,我们“分割、包围、歼灭”的战术,对联合国军失去了效果。虽然这些战术在开始是很成功,但联合国军很快的调整了他们的战术,以对应志愿军。同时,随着我们供给线的拉长,联合国军的空中打击对我们的威胁越来越严重。

综合所有以上的这些因素,虽然第九兵团在第二次战役中把X军团赶到了三八线以南,但没有完成原来打算消灭敌人整师的计划。1950年12月底,我们的部队回到了中朝边境休整。

美军陆战一师下士的回忆

在1950年末的长津湖战役中,北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于11月27日被志愿军第九兵团第二十军包围。为了南撤,陆战一师拼死突围。在12月1日,陆战一师不顾重大伤亡,最终冲出了志愿军的包围圈。他们这一次战斗经历成为陆战一师军史上重要的样板战例,幸存的士兵后来在美国也被誉为“长津湖的少数人”。下面的故事,就是这些少数的幸存者之一,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师七团A连下士摩尔豪森的亲身经历,记载了他们突围的经过。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第七团A连

下士海洛德•摩尔豪森

当我在1948年12月报名参加美国海军陆战队时,只有18岁。参军的主要原因是,我家乡的几个高中毕业的哥们儿都已先后参加了陆战队预备役。他们平时正常工作,每个月只有两个周末去军事基地练练兵,月月有额外收入。以后如果你想上大学,还有助学金,老年有退休金,何乐而不为。可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我们会远离美国,跑到东亚,和共产党中国及北朝鲜的军队进行一场残酷的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28日,我们所在的第二十陆战营,由预备部队转为作战部队。我们参军可真不是时候,我根本不愿意去打仗。我当时已经有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我父母也埋怨我,自作聪明,什么预备役,眼睁睁地去战场上送死。可是话说回来,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我倒是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试试我学到的作战本领。我心里暗暗祈祷:愿上帝保佑,希望这场战争不会打得很久。

8月份,我们营的大部分开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开始了紧张的作战训练。10月份,我们离开加州,乘船抵达日本。我们在离大阪不远的一个美军基地继续进行训练。在日本的生活很舒适,丰富多彩,管得也不严。但是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谣传。我最喜欢的一个是,我们将常驻日本,不去朝鲜参战。但是,谣言毕竟是谣言。

11月份,我们离开大阪,乘船抵达北朝鲜的元山港。当时联合国军已跨过三八线,进入北朝鲜。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占领平壤,迅速北进。我们得知:北朝鲜的人民军已经溃不成军,四处逃散。在元山,由于战斗进展的需要,我们这些新兵打乱编制,分头补充到不同的部队,以保证前线部队的战斗力,而不是以新到的部队取代现有的部队。我们四十几个为一组,乘C-47运输机飞到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机场,然后坐卡车到克洞里(Koto-ri)。第二天,在克洞里,我们六个新兵被分配到海军陆战一师的七团一营一连,补充该连的35火箭筒班。在一周前的一次战斗中,该班大部阵亡。

我还从来没见过35火箭筒,更不知道如何使用。第二天一早,我们的中士班长戈兰•诺伦便开始教我们35火箭筒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诺伦是弗吉尼亚州洛挪克市的,很有耐心,手把手地教我们。这35火箭筒原来是一种反坦克的轻武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击毁敌人的苏式坦克和装甲车。但是,由于人民军没有多少装甲车辆,我们的任务几乎无所不包,例如攻击敌人的堡垒和火力点,击毁桥梁和建筑物,持枪参战,巡逻放哨,运送弹药,以及救护伤员。我到连队的第三天,就参加了担架队,到前面去抢救重伤员。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战斗。那天中午,我们连的一支巡逻队在半英里的一个山沟里,遭到人民军的袭击。一个少尉命令我们几个抬上担架,到山沟里去抢救重伤员。我跟在其他人的后边,沿着陡峭的山坡下山。路上,我听见枪声像爆米花一样,响个不停。子弹艘艘地从我耳边飞过。我头皮发扎,心口发紧,一身冷汗。好在我的手脚还利落,跑到沟底,找到伤员,一路小跑。等到我们返回营地,放下伤员,我只觉得双腿发软,头昏眼花,半天喘不上一口气。事过之后,连里的士兵们开始对我表示好感,称兄道弟,说我还行。我不顾自身安全,跑步救伤员的经历,很快打破了新兵初来乍到常有的那种生疏感。可是我每当想起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形,总是有些后怕。因为我当时是直着腰板狂奔,没有注意掩护,误认为只有跑回连队才安全。上帝有眼,我没丧命。

11月中旬以后,气温急转直下,越来越冷。陆战一师遵循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的命令,冒着漫天大雪,沿着北朝鲜的东海岸,继续北进。我们所到之处,冰天雪地,平均气温在华氏零下20多度。尽管有御寒的大衣,可是仍然挡不住刺骨的寒风。

更让人心寒的是,我们被告知:中国共产党政府已经派出志愿军部队,进入北朝鲜,解救人民军。我们很有可能要与中国军队作战。但是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将军告诉我们:中国军队为数不多,难以阻挡联合国军的大规模北进。只要我们能早一天把人民军赶出北朝鲜,中国军队就没有借口介入,战争可以早一天结束。

我们师北上的下一个目标是长津湖水库,一个接近中朝边界的战略要地。11月20日,我们连接近长津湖。远远望去,只见湖面,地面,天边,全是大雪,白茫茫连成一片。直到今天,每当我回忆韩战,总是想到那寒风刺骨的冬天。感恩节那天,我们又接到继续向北开进的命令。大家一片怨言,因为我们将吃不上盼望已久的感恩节大餐了。当天傍晚,我们到达指定地点,扎寨过夜。第二天一早,我们惊喜地发现,一连连队厨房已连夜赶到我们驻地,开始准备感恩节的晚餐。我们吃到火鸡、火腿、苹果派,和其他很多好吃的。我吃的太多,肚皮都要撑破了。当时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之中,根本没有想到,对于我们中间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晚餐”。

感恩节一过,陆战一师在长津湖遭到志愿军的重重包围和猛烈地攻击。这是我们和中国军队的第一次交锋,大家心里都没数。11月25日,我们一连继续向北推进。傍晚时分,在前面的两个排突然被志愿军包围,战斗十分激烈,他们很快就与连部失去了联系。我们后面的两个排不敢轻举妄动,只有向营部呼叫增援。因为夜晚没有空中掩护和火炮支援,营部也不能派兵。我们就地待援,等着天亮。

凌晨2时左右,前面枪声逐渐平息。只有中尉法兰克•米歇尔冲出包围圈,带回来十几个人,其他50多人或是阵亡,或是被俘。排长米歇尔是德克萨斯州报春镇人,有着丰富的作战经历。他因为这次突围有功,获得荣誉勋章。

这天早上,我们接到命令:就近修筑工事,防守待援。我们剩下的半个连,加上一些伤病员,进到永达里(Yudam-ri)。这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靠山小村,也是我们进入北朝鲜后到达最北的地方。我们35火箭筒班的人员还全,立即抢修工事。但是天寒地冻,一镐下去,只是一个白点。我们干了一天,只挖出了两个屁股大小的火力点。

天一擦黑,我们马上进入战斗状态。我们知道中国军队会在黑暗中发起进攻。不久,枪声和炮声四处响起,特别是在山顶,非常激烈。我们很幸运,在山下面,没有受到攻击。中国军队总是攻山头,占高地。但是我们也躲不过刺骨的严寒。气温已降到零下30度,寒风越刮越大。我们整夜不敢合眼,一直守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我们退后0.5英里,和一营的二连、三连会合。他们都已激战了一夜,伤亡很重,疲惫不堪,弹药也不多了。营里发给我们三天的食物,说是要做好撤退的准备。但是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在路边修防守工事,以防中国人的进攻。这时的天气不仅越来越冷,而且路基全是岩石,根本无法挖出35火箭筒的工事。我们想到的是早点撤退,也无心修工事。几个人搬了一些石头,垒起个能够蹲下半身的掩体。正忙着,营部接到命令,参加七团的攻击,夺取我们右侧的一个被中国军队占领的山头。上午11时,当上尉连长带回我们连要进行正面攻击的命令,大家一个个愁眉不展。在当时大风大雪,连续作战(除了我们排以外)的情况下,别说攻上山头,就是空手爬上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命令就是命令,我们马上做好进攻的准备。

陆战队毕竟是陆战队。我们虽然人体不顶,但是我们的火力不减。下午1时左右,我们的攻击开始。首先是陆战队的四架F-51野马式战斗轰炸机呼啸而来,对这个小山头一通轰炸和扫射。它们的火力非常猛烈,顿时把一个白山头,变成了一个黑土岭。我们躲在山脚下,只感到地动山摇,好像经历地震一样,震得坐都坐不住。他们的第二轮轰炸也给我们地面部队造成了一些伤亡。我们班里的一个士兵被弹片炸伤了腿,变成了终身残废。1时20分左右,空中轰炸刚刚结束,地面炮火轰击又开始了。我们陆战七团的野战炮和迫击炮连续不断地对志愿军的野战工事进行炮击。一群又一群的炮弹纷纷落在山上,整个山头被一片浓烟和烈火所笼罩。连续的火力攻击不但给我们壮胆,也给我们驱寒。我也不觉得天冷了,只有那种参战的紧张感。我几次三番查看、擦拭火箭筒的瞄准镜,保证没有受损、弄脏。

大约下午2时,我们连长发出进攻的命令。我扛起火箭筒,拎上火箭弹,跟在我们班长后面,一路攻上山去。其实,更确切地说,是一路走上山去。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攻山的战斗并不激烈。山上的志愿军没组织什么有力的抵抗。他们的火力分散,而且多是近距离射击,对我们的攻击部队没有多大阻击力和杀伤力。他们的弹着点和手榴弹只落在几个地方。只要你绕着走,就可以完全避开志愿军的火力。他们也没有重武器和火力点,我们的35火箭筒基本上没派上用场。我们团仅以很小的伤亡,就攻到山顶,占领了志愿军的阵地。

我们跟在班长后面,一路走上山顶。我在攻击前,还担心上山路滑,滑倒后会摔坏火箭筒的瞄准镜,摔坏火箭弹的引信,甚至会引爆火箭弹。路上才发现,山上的冰雪早已不见踪影,坡上的黑土因反复轰炸变的又松又软。上山倒是不滑,但是一步一陷,并不好走。因为我负重,一脚踩下去,陷到小腿肚子。刚拔出右脚,又陷进了左脚。等我走到山顶,已是一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

一到山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小小的山头上到处是死亡的中国士兵,大约有一二百具志愿军的尸体。每走一步都会踩到尸体。我从来没有一次见过这么多的死人。我的上帝,真是恐怖极了!我们攻击时并没有这么激烈的战斗,造成中国军队这么大的伤亡。他们好像大多是在空袭和炮击时被炸死的,尸首不全,肢体四散。但是班长根据他们铁青的肤色和无血的肢体推断说,很多志愿军士兵在我们的空袭和炮击前已经被冻死了。是头天晚上,还是这天早晨?为什么他们不生火取暖?为什么指挥官不组织他们跑步运动保持体温?中国军队真是让人不可思议。我看到有些尸体三三两两抱在一起,可见他们是想借同志的体温维持生命。他们都是身着薄衣薄裤单鞋,没有棉大衣。难道中国志愿军不知道北朝鲜的严寒气候?他们有军火供应,却没有过冬准备?但是,在挖坑埋尸的时候,我的一点怜悯早已不见了。只听见连长在大声地吆喝,班长拍着我的肩膀称赞,同伴们互相地祝贺:我们打了胜仗啦!中国军队丢了山头不说,还留下这么多的尸体。要不是冻死、冻伤这么多的志愿军,那一二百具尸体就可能不是中国人的,而是我们美军陆战队的尸体。上帝在我们一边。

刚刚开饭,天就黑了。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听连长传达命令。中国军队一定会组织反攻,我们要防守山头阵地。但是,如果他们攻击猛烈,我们就撤退下山。连长用了不少时间告诉我们撤退的顺序和路线。我不敢吃的太饱,马上和同伴们一起做火箭筒的射击掩体。不久,命令传来:中国军队开始上山了,做好战斗准备。我和我的助手进入阵地。

天已经完全黑了,10-12码以外就看不清了。四处一片寂静,什么声音也没有。我的火箭弹装填手小声地传话过来:志愿军已经上到半山腰了!他们为什么不开枪开炮?是不是要拼刺刀,肉搏战?中国军队的近战和夜战是有名的。我只有火箭筒和一把小匕首,近战一定吃亏。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几颗照明弹忽然腾空而起,把我们眼前的山坡照得雪亮。

我的天呀!小小的山坡上挤满了正在爬山的志愿军,少说也有几百人吧!他们都低着头,背着枪,很快地向山上奔来,好像没有准备射击,好像山上没有守军。“开火!”连长一声令下。顿时,我们的枪炮齐发,山坡上一片火海。虽然我即没看到坦克,也没看到什么重武器,但我还是扣动火箭筒的发射扳机。只见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火苗,飞下山坡,一团火球腾空而起,几个人影在火光中倒下。“装弹!”我大声地叫到。不等他给我“好”的回令,我又扣动扳机。我又紧张、又兴奋,不知道连续发射了几颗火箭弹,就听到班长连声喊到:“撤退,撤退!”我虽然还想再打几炮,但是“撤退”的命令对我来说再亲切不过了。我马上盖上火箭筒,收起瞄准器,扛上发烫的发射管,跟在班长后面,向山下跑去。

山头上的枪声越来越激烈。我们借着火光,越跑越快。好在我们熟悉路线,不到30分钟,我们就跑到山下的公路边。班长查点人数,一个不少,一个伤亡也没有。虽然是退下山来,但是大家都很高兴,和打了胜仗一样。但是我们也很狼狈。我的装填手丢了所有的火箭弹,我只是扛下来一个空炮筒。有人丢了枪,有人跑掉了鞋。幸好中国军队只是攻占山头。如果他们追到山下,我们一定会全军覆没。

第二天,我们又是重复一遍:白天进攻,晚上撤退。换句话说,白天上山,晚上下山。但是,我们的弹药越打越少,志愿军的部队越打越多。几天以后,陆战一师撤出了长津湖地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0!云南队门将“超级失误”送大礼,停球3米远,大连新援进首球

1-0!云南队门将“超级失误”送大礼,停球3米远,大连新援进首球

汪星人哟
2025-09-19 20:50:47
广东陆丰再通报“94名学生就医”:病菌引发急性肠胃炎,食堂鸡腿制作不当

广东陆丰再通报“94名学生就医”:病菌引发急性肠胃炎,食堂鸡腿制作不当

澎湃新闻
2025-09-19 18:06:27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09-19 14:45:46
19-20!中国女篮U23一分之差憾负日本,小组收官战迎战中国台北

19-20!中国女篮U23一分之差憾负日本,小组收官战迎战中国台北

林子说事
2025-09-19 15:51:54
37年周总理劳山遇刺,11名警卫全部被杀,伟人怒斩三大帮派之一

37年周总理劳山遇刺,11名警卫全部被杀,伟人怒斩三大帮派之一

华人星光
2025-08-29 13:15:04
31岁施工员:娶一个农村女孩,一天好日子也没有,但我乐意

31岁施工员:娶一个农村女孩,一天好日子也没有,但我乐意

施工员小天哥
2025-09-19 20:49:28
特雷-杨: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跟你比这个 但贝弗利你场均才7+2

特雷-杨: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跟你比这个 但贝弗利你场均才7+2

直播吧
2025-09-19 16:49:18
辽宁各地2025年1-8月财政收入排行:大连屈居第二,锦州增长14.2%

辽宁各地2025年1-8月财政收入排行:大连屈居第二,锦州增长14.2%

水又木二
2025-09-19 14:06:54
新小区电梯因积水停运,高层业主无奈爬楼回家;物业:雨下太大了,正在恢复

新小区电梯因积水停运,高层业主无奈爬楼回家;物业:雨下太大了,正在恢复

大风新闻
2025-09-19 13:59:46
突发,苹果承认iPhone 17相机存在bug!好消息是……

突发,苹果承认iPhone 17相机存在bug!好消息是……

雷科技
2025-09-19 22:13:59
上海豪宅又火起来了?大佬们早已悄悄撤离

上海豪宅又火起来了?大佬们早已悄悄撤离

智谷趋势
2025-09-19 19:41:11
14岁小哥找了块无主地就宣布建国?搞出官网护照,每月3万美元国库收入!可惜还是流亡了...

14岁小哥找了块无主地就宣布建国?搞出官网护照,每月3万美元国库收入!可惜还是流亡了...

英国那些事儿
2025-08-20 23:23:28
中企收到通知,拒绝与英伟达合作,美媒:特朗普败光了美唯一优势

中企收到通知,拒绝与英伟达合作,美媒:特朗普败光了美唯一优势

说故事的阿袭
2025-09-19 13:30:04
解放台湾需要多久?解放军中将给出准确答案

解放台湾需要多久?解放军中将给出准确答案

混沌录
2025-03-23 18:27:21
688038,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688038,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9-19 21:49:08
曼城突然学会“作弊”了?

曼城突然学会“作弊”了?

白国华
2025-09-19 18:11:24
刚刚!10级!台风在汕尾登陆!又有两个台风生成

刚刚!10级!台风在汕尾登陆!又有两个台风生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5:18:48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胡东林一行来磐调研指导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胡东林一行来磐调研指导

朗威游戏说
2025-09-19 15:21:59
第一集就全裸出镜,网飞新剧太生猛了

第一集就全裸出镜,网飞新剧太生猛了

来看美剧
2025-09-19 17:49:07
“痴情王子”费玉清:曾为初恋终生未娶,最后与56岁闺蜜相伴终生

“痴情王子”费玉清:曾为初恋终生未娶,最后与56岁闺蜜相伴终生

蜉蝣说
2025-09-17 10:32:09
2025-09-19 22:40:49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数码
本地
家居

教育要闻

教辅之困——一个教书人的自语

手机要闻

小米超级小爱 AI 助手官宣覆盖更多机型,10 月 15 日起陆续推送

数码要闻

卢伟冰:小米空调正式推出 10 年免费保修 / 包修服务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