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刻意赋予智能属性 产品或许也将失去实用性
话说回来,在现阶段来说,如果我们为这些可穿戴设备本身赋予了智能操作系统,其所带来的效果可能也不会太理想。其实之前就已经有一家印度厂商推出了拥有独立操作系统的智能手表了。
该手表名为Androidly,采用安卓2.2操作系统,配备分辨率为320×240像素的2英寸触摸屏、8G储存卡,拥有蓝牙、全球卫星定位、无线上网等多种功能。手表中插入电话SIM卡後,就可以实现通话功能、收发短信。该手表内置扬声器、麦克风和照相机,可以通过USB线缆连接至电脑充电或当作移动存储设备使用。
从配置上来看,这款产品能够算得上是一款小型的手机了,那么重点来了,对于一款屏幕只有2.2英寸的无物理按键的触屏手机,我们怎样才能方便的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操作呢?难道完全要靠语音操作吗?如果为了贴合智能一词而失去了实用性,那么这智能手表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而从这一情况来看,如今的穿戴设备市场之所以没有出现产品本身智能化的情况,相信也是因为这一原因,在没有解决设备独立智能后的交互问题的情况下,恐怕也不会出现大批真正的智能穿戴设备,即便出现了,或许也只是玩噱头而已。
可穿戴设备完全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只是实现还需时间
刨去交互问题不谈,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制约因素,比如功耗及续航时间的问题,这是目前智能手机领域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尺寸更小的可穿戴设备,面对一支没有突破的电池技术,难道要一直借助移动电源来使用吗?而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大号移动电源绑在身上很显然也是不现实的事,这也违背了可穿戴设备存在的意义。
所以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要想实现智能兼顾实用性,那么还有很多可预见及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发现的制约因素,不过不管怎么说,从大趋势来看,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可穿戴设备势必会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罢了,而当那天来临,或许可穿戴设备的形态也将会有所改变,语音、意识、虹膜控制,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等待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