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兰、王旭东、黄薇。
专家解读:要对国产片宽容 联手对抗好莱坞
网易娱乐:其实《何以笙箫默》这次在国产片中也是获得了一个突围,各位觉得突围的原因是什么?觉得是排片获得了胜利,还是眼球带来的胜利呢?谁说一下?
赵晓兰:我觉得排片跟眼球这两个差不多,应该是同一个纬度的吧,它们之间不相矛盾,因为这个片子前期的时机选得也非常好,电视剧很热,小说又重新掀起了一股热潮,所以它才能一直保持着那么大的热度。然后我觉得这个片子,我刚才说完成度很高,它中间没有很多大的Bug,它用一种闪回跟现实交织的方式来讲清楚了一段校园爱情的前世今生,我觉得看着很顺畅,它也有接地气的部分,比如说那句比较经典的“爱不将就”,我身边的年轻人,包括80后末年,90后的一些小孩,都差不多到了适婚年龄,我觉得他们跟上一代父母辈的那种价值观,明显在婚恋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冲突,他们一直是在一种比较优越的条件下,坚持自我这样活过来的,他们不会到了一个适婚年龄去选择走进婚姻的牢笼,走进日常的陈规,她宁愿失婚、失嫁、失恋,但也要守护自我、保护自我,过着很自我的生活,所以“爱不将就”,我一定要等到我对的人,这种价值观是非常接地气的,和当下的价值观有一种呼应,所以我觉得它有接地气的部分。
那些明星也比较有话题性,很多网友,我身边一些小孩,像我,我年纪比较大一些,我看到的,像黄晓明,含着泪,那么努力,带着诚意演这一个片子,我会觉得他挺不容易的,但是我身边有些更小的小孩,会觉得就是要踩一下他,用一种谩骂或者说诋毁,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展示一下自己,或者因为不喜欢这个人,给这个片子打一星,我觉得用这种方式来昭示一种自己的存在感和自己的态度,我觉得也带有这样的一种倾向吧。影评最后呈现出来的态势,确实稍微让我有一些意外。
宋展翎:《何以》这部片子在票房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简单思考一下,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吧,一个是所谓的IP概念,之前《何以笙箫默》,小说文本和电视剧文本无意当中为我们的电影文本做了很好的预热,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节奏掌握得很好。
第二个方面,可能还是电影的艺术形式很好地契合了当下年轻观众的一种情感慰藉的需要,因为现在大家知道,在当下的社会大环境中,婚恋和爱情都是被附加了很多其它的东西,大家都处在有点迷茫和怀疑的精神状态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何以笙箫默》这个片子的出现,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很正能量,让我们对爱情、对以爱情为代表的人的情感会有一种更加的信任感,在对情感的认知上会给我们注入很多力量,这也是我们在票房上取得不错成绩很重要的方面,对社会当下年轻人情感世界的一种慰藉,对爱情本质本真这种东西的重申吧,我觉得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中是非常好的,包括我自己观看了之后,也是有这种精神慰藉的作用。
再一个方面,我呼应一下刚才旭东老师的看法,不管怎么样,我们当下中国的电影环境,因为大家需要联合起来(应对)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一些外片的冲击,我们还是应该更多以一种理性、以一种宽容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我们自己的国产影片,我们有问题可以探讨,大家最终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我们国产影片的创作再上一个台阶,但这种情绪化的一些评论或者一些情绪化的东西,我觉得是不利于我们整个国产影片的进步的,在这儿也呼吁一下吧,网友,所有观众,还是以一种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评论我们的国产影片,这样大家才能在影院当中看到更多优秀的国产影片。我觉得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