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ean)《三面夏娃》发行的理所当然,大约从主创人员到企宣发行都有一种偿还的感觉。这张专辑的面世,给人的第一印象其实并非来自音乐上。很多人都发自内心很真诚的在怀疑,萧亚轩是真的被下了降头吗?不走运得出奇,不论是事业还是生活,《三面夏娃》背负的不仅仅是这张专辑,更仿佛是发的一声长叹,舒的一口恶气。
背后的因果只要一路追随娱乐消息的看客都耳熟能详,大约也比1087的那些主打歌更传唱了。夏娃为了不再被当作hello kitty,猛一发威化身为哪吒。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三面夏娃》落足了猛料。造型上,日系美少女look当道,她就要披起欧美奢华风,从眼影到唇妆都要fashion到不行,妩媚娇艳性感。别人用舞鞋,迷你裙杀出,她就转身做了代言人提出一双跑鞋。音乐上,台客风盛行,有人或者拉上几位天王做幕后靠山放身大唱。她就动手拿来美国排行榜上最热门的桥段一一放进锅里大火烹调。因此这张专辑甚至可以不被当作工作,而是赤裸裸的不忿。我们可以见到盛装的歌手卯足了劲要朝后冠冲刺。
可以形容这是八面玲珑的:歌手、制作人、唱片公司、广告商一人一把尺,把三面夏娃量到了处处圆滑。快歌?有了;慢歌?有了;广告歌?有了;台客歌,有了;文艺歌?她还有。加上那些迅速抖落的欧美元素和她确实不俗的时尚品味,《三面夏娃》看起来应该是无敌了。
到了这一步,有人这样问:“这一张专辑到底在想讲述什么呢?”的确,三面夏娃想说什么?做音乐和求上位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这大家都知道。如何拿到女歌手的那个后座,这个陈泽杉比听众们更擅长,此处就按下不表。做一张有口皆碑的专辑不是拿起红缨枪混天绫乾坤圈攻守结合就完美的事,而是从出发点到制作过程到各方面的配合都要尽量让人有真实和贴近感。三面夏娃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新鲜,用一张专辑展现歌手的各个层面,这种点子屡见不鲜。对于欧美元素的大量运用,《1087》其实已经开了头,到了第二次怎么也不该算出奇。至于专辑里的歌曲风格,快慢各半都无法到位的表达,不如说是一种覆盖。要想讨好所有人,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看过她上某个台湾谈话节目的人都知道,台湾人对本土歌手的记忆力有多么残忍。要么,专辑里就必须有一首--几首已经不现实--绝对的ktv新国歌:《冲动》也许是《吻》之后萧亚轩最有煽动性的歌曲,可还不能强大到国歌的地步,要么,你就要让专辑最具有话题性。萧亚轩已经出道这么多年,有人说她已经被全面开发过了。是的,姚谦将她所有的可能性都在维京一一尝试过了,还有什么让人期待呢?这张专辑里好的细节,都在她之前的专辑里更好的表达出来过。在那个被压榨的过程中,萧亚轩甚至没有培养出一个唯她独尊最有默契的创作班底。姚谦抓住一个成年的女歌手大笔一挥就可以玩出哀怨文艺等等,jae chong的舞曲也不是非让萧亚轩唱不可,熟悉感不复,新鲜感又不够,大众如何接受这样一张专辑呢?
在专辑的演唱上,萧亚轩同样赶鸭子上架,匆匆忙忙。在《4U》里她秀出从美国修成的新唱腔时,就让许多人心凉过。自那以后,萧亚轩的录音室演唱永远变成了走钢丝般战战兢兢。《三面夏娃》里的演唱在细节上没有做足,几首慢歌的动人之处都是靠词曲本身的配合带出,演唱没能带来任何加分。这也是看似面面俱到的《三面夏娃》处处死穴的根源之一。
如果回归到旋律和内容为基本,萧亚轩完全可以和歌迷一起成长到一个层面,只要静下心来演唱,可以让人听到当初的《没有人》经过十年之后得到哪些智慧,应该也是让人欣喜的事。让《三面夏娃》里的情歌更成熟些,让快歌更多发自内心的韵律和节奏,那么这张专辑一定能得到满意的效果。起码让她的内地的庞大粉丝群可以在情感和理智两方面都更加心悦诚服。只要好好利用伊甸园,夏娃其实并不需要变成哪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