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先保证程序公平
据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教育参赞陈准民向本报记者介绍,美国各个高校和各个专业的录取标准千差万别,学校的自主权体现得非常充分。
首先以成绩筛选
高校在录取考生时主要依据三类信息。第一是SAT或ACT分数,这是考生必须达到的门槛。美国没有类似中国高考的全国统一高校入学考试。最接近中国高考的全国性考试是由非营利机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组织的SAT(大学入学标准考试)和美国大学测验组织机构举行的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二者均被称为“美国高考”,它们既是美国高校的入学条件之一,又是高校发放奖学金的主要依据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标准。前者成绩为美国3600多所大学承认,承认后者成绩的学校略少。
第二是考生的申请短文、课外活动的参与能力及表现出的各种特长及领导才能、老师的推荐信和面谈等等,这是高校据以判断申请者是否适合本校的重要依据。第三是各类“政策加分”。
就SAT(或ACT)成绩而言,稍微上点档次的大学只录取1000分以上的考生,名牌大学则从1400分起跳。同中国高考一年只考一次不一样,SAT每年组织7次(ACT每年5次),考生可多次考试,申请大学时用考得最好的成绩。经SAT成绩筛选后,各校根据学校或专业的培养目标,自主制定其他录取标准。
课外经历同样重要
高校在录取考生时不仅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而且也会对其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固然有用,但考生的其他经历几乎占了同样重要的地位。
学校一方面看重那些极具学习精神、求知欲强并具有一定学术成果的考生,把他们作为最有潜力的学术新星加以录取,希望他们现在或将来能在学术方面为学校争光,另一方面也会录取那些在课外活动表现突出并在艺术、美术、开公司、慈善、竞选等领域有特长的考生,原因是学校认为是他们的人格特质促成了今日的成就,希望其入学后能在各种校内外活动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此外,学生还要提交一至几份申请短文。与SAT的枯燥的数字相比,申请短文是考生的“脸面”。它要写得简短而富有感染力,既要有观点,而且也要为这些观点辩护,体现出个性,要让招生人员一眼就从字里行间感觉和了解考生的个性和经历,进而了解其是否具有在大学和未来发挥个人影响力的潜力。
据陈准民介绍,许多高校还会根据考生的不同情况设立“照顾分”,相当于中国的“政策分”,以促进教育公平。有些学校有照顾黑人、印第安人和拉美裔等家庭考生的政策。贫困家庭考生也有照顾,但各校的做法不同,在如何定义贫困家庭等具体操作层面也有争议。一些高校也照顾祖祖辈辈没有出过大学生的家庭。残疾人或者来自最差的公立高中的考生,在录取时也可享受优惠。
录取委员会有充分自主
具体录取由一个录取委员会负责,其成员来自校方管理层、教师、学生、校友、运动员或其他学校认为与录取有关的人员代表,一般在20人左右。校长一般不参加。录取委员会有充分的自主权。在录取中,能量化的信息(SAT、GPA、论文得分、做义工的小时数等)事先尽量数字化,用计算机先筛掉一部分。常春藤名校往往一下子就筛掉50%,越差的学校筛掉越少。
筛选过的学生材料由录取委员会进一步分析。有的学校非常认真。哈佛大学财力雄厚,组织人手逐份材料讨论,平均花在每份材料上的时间多达二三十分钟。
有的学校没有充裕的资金作后盾,花在每份材料上的时间就相应少一些,但也是每份都看,然后上会讨论。经过计算机筛选的学生SAT分数一般都没问题,讨论主要集中在学生在义工、体育、特长、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差别。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世界教育协会高级顾问花海燕说,哈佛大学招生委员会成员一般任期为三年,每年更换三分之一的成员,以保证每年参加招生的人都不一样。由于每一个环节都是随机产生的,申请者几乎不可能预先获悉谁将参加招生工作,复杂的程序是为了有效地防止行贿受贿或者各种幕后交易。
曾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的陈准民指出,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高校因材施教的理念,缺点是组织成本较大,对全民的诚信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