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能想到,几年前咱们连最基础的光刻胶都得靠进口,现在居然有企业把KrF、ArF这类高端货做出来了,还杀进了中芯国际的生冫产线。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光刻胶市场冲到了7.71亿美元,涨幅高达42.25%,直接坐上了全球头把交椅。这背后可不是偶然,而是技术、政策、市场需求三股力量硬生生推出来的变局。
![]()
北大彭海琳团队那帮人,最近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把光刻胶分子结构看得清清楚楚,缺陷率一下子降了30%,良品率飙到90%以上。你说这算不算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以前日本的东京应化、JSR几乎垄断全球90%以上的高端市场,咱们连配方都摸不着。但现在不一样了,南大光电搞出了国内第一支通过验证的ArF光刻胶,28nm制程稳稳拿下,宁波基地一年能产500吨,客户名单里还有长江存储这种大厂。
![]()
彤程新材也没闲着,收购北京科华之后,KrF光刻胶市占率干到了40%以上,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业务增长超50%。更狠的是,他们的ArF产品已经通过中芯国际验证,正准备量产前的最后测试。潜江那个1.1万吨的基地一投产,产能立马跟上,订单能见度甚至排到了2026年。
![]()
政策也在疯狂加码。“02专项”和大基金三期重点砸钱,目标是2026年国产化率达到35%。光是《“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就把光刻胶列为关键突破点,长三角电子化学品联盟一搭台,上海、江苏、广东各地跟着出补贴、减税收,企业研发成本直接往下压。
![]()
市场的胃口也越来越猛。2024年全球光刻胶规模27.32亿美元,中国占了近三成。AI芯片、汽车电子火了之后,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要冲到179亿元,年复合增长6.8%。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些晶圆厂扩产不停,材料验证节奏明显加快,国产替代的时间窗口就这么打开了。
上海新阳玩得更远,KrF、ArF、EUV三条路线全布局,手握50多项专利,树脂自给率超过70%。2025年11月开始批量卖货,客户名单里中芯国际、长鑫存储一个不少。晶瑞电材也不示弱,g/i线光刻胶是老本行,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5861万元,同比暴涨939%。格林达在显影清洗环节站稳脚跟,供应链已切入中芯和华虹。华融化学和国风新材则从试剂和树脂源头发力,一个布局高纯化学品,一个在电子级材料上猛攻。
最让人意外的,还是国家标准委在2025年11月公示了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测试标准立项。这意味着什么?不只是技术追赶,更是规则话语权的争夺。未来谁能主导标准,谁就在产业链上说了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