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砚田杏坛,相映生辉;师者笔痕,自有乾坤。当“教师”与“书法家”两种身份在璧山这方人文沃土上交融,便催生了这场名为“师道墨痕”的艺术巡礼。这不仅是十位书法教师作品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关于传承、关于教化、关于笔墨生命力的深度对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书法教师,所传者更是融汇了视觉之美、文学之思与人格之度的综合之道。他们立于三尺讲台,是知识的布道者,将千年的点画结构、笔墨章法,化为学子笔下可触可感的成长阶梯;他们伏于一方书案,又是艺术的修行者,在日复一日的临池不辍中,追寻与古为徒、与心相应的精神家园。此次参展的十位教师,正是这双重使命的忠诚践行者。他们的作品,是教学相长的结晶,亦是“知行合一”的最佳注脚。
溯源而言,中国书法自古便与教育血脉相连。从西周“六艺”之“书”的启蒙地位,到历代书院中书法作为修身养性的日课,其教化功能绵延不绝。璧山,素有“巴渝名邑”之美誉,文脉源远流长。在这片土地上,书法教师们接续古风,以笔墨耕耘,不仅传授着一门技艺,更是在学子心田播下审美的种子,培植文化的根系。他们让古老的汉字在年轻一代手中重新焕发生机,这是一种无声却强大的文化接力。
此次“十人作品展”,可谓璧山书法教育领域的一次集中检阅与生动缩影。十位作者或许风格各异、取径不同,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虔诚、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却是一致的。他们的作品,是个人艺术探索的阶段性总结,更是璧山艺术教育生态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十种笔墨语言,更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那就是以“人”化“人”,以“美”育“美”。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观众步入这个由笔墨构筑的世界。请您驻足,细细品味那横竖撇捺间的从容与力量,感受那黑白方圆中蕴含的无限生机。愿这一道道深情的“笔痕”,能引领我们穿越时空,与千年的文心对话,重温那份对于书写最初的敬畏与感动,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文化力量。
是为前言。
![]()
刘 祝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员
重庆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璧山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重庆市璧山区政协诗书画院秘书长
重庆市璧山区开明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2018年在重庆市书法艺术教育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2021年“共圆小康梦奋进新征程”重庆市第二届群众书法作品展入展
2022年““墨韵两江”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书法展入展
2024年“苗乡墨韵”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书法展入选
余习书数载,渐悟笔墨之道非止技耳。平日临帖不辍,渐觉隶书非仅求形似,更需融“静气”。它无行草之迅疾,却以宽博端庄见风骨,写时若心浮气躁,笔画便失却浑厚。往后仍需在“稳”与“韵”间多下苦功,以窥隶之真味。
展览作品
![]()
临《前后赤壁赋》
150cmx60cm
![]()
《崇德藏器》联
48cm*160cm*2
![]()
陶渊明《杂诗》
180cmx97cm
![]()
《醉翁亭记》
97cm*180cm
展览现场
![]()
![]()
![]()
![]()
![]()
![]()
主 编
猪大人
出 品
黔艺空间
来 源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通 讯
微信 : QYqianyikongjian QQ : 3100720399
支 持
雅昌艺术网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澎湃新闻 腾讯新闻 阿里文娱 360 UC 惠头条
黔艺空间由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联合创办,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艺术名家工作室、书画图文装帧设计、艺术教育、艺考动态、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文房四宝、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包括艺考动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高校艺术交流、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