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11月14日,外交部发布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的提醒,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
不少人以为这记官方警示会让赴日旅游热潮降温,可现实却出乎预料,仍有不少中国游客陆续踏上赴日行程,只是旅途状态和消费习惯早已不复往日。
![]()
数量攀升,消费降温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访日外国游客总数突破3165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达748万,占比接近四分之一,同比涨幅更是高达42.7%。
这样的数字起初让日媒兴奋不已,接连报道“中国游客依旧将日本列为首选目的地”,可当消费数据公布后,先前的兴奋劲儿瞬间消散。
![]()
2024年时,中国游客人均购物消费还能达到11.9万日元,约合5800元人民币,到了2025年,中国游客整体人均消费仅略高于外国游客均值,连澳大利亚游客人均38万日元(约1.86万元人民币)的零头都不到。
单看748万这个游客数量,确实会觉得日本旅游市场依旧火爆,但这热闹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水分”,最明显的就是游客结构的彻底转变,而且不少人这次出行称得上是“身不由己”。
以前去日本的游客里,不少是高收入、多次往返的“老玩家”,药妆店购物都是按箱囤,奢侈品店更是闭眼挑选,一次消费就是好几万,日本商家靠着这些游客赚得盆满钵满。
![]()
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赴日游客中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很多是第一次出国,主打一个“穷游”模式。
他们大多选择平价民宿落脚,吃饭优先选街边小吃或平价餐馆,购物也只买些护肤品、常用药这类刚需品,多余的钱一分都不愿花。
更让游客在意的是安全问题,这也是外交部发布提醒的核心原因。
![]()
日本旅游业的信任危机
11月初,有中国游客在京都游玩时,随身携带的背包被偷,里面有护照和相机,报警后当地警方仅做了简单登记,后续没有给出任何调查进展。
还有游客反映,在大阪的一些偏僻街区,晚上独自出行时会遇到陌生人搭讪,安全隐患让人不安。
这些情况发生后,不少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经历,直言“玩得一点都不踏实”。
中国游客的这些变化,直接让日本旅游业慌了神。
![]()
要知道,2024年日本旅游消费在出口领域排名第二,仅次于汽车产业,而中国游客一个群体就贡献了42.5%的旅游消费。
日本观光厅11月初公布的调查显示,如果未来一年访日中国游客数量大幅减少,日本全年实际GDP可能会被拉低0.36个百分点,经济损失将高达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11.6亿元。
其实日本旅游业的问题早有苗头,只是一直没得到重视。
不少中国游客都发现,日本很多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多年没更新,大阪环球影城的部分座椅已经出现磨损,东京塔的观景台电梯经常出现卡顿现象。
![]()
当地商家更倾向于靠品牌溢价赚钱,却不愿投入资金改善服务和设施。
面对游客反映的治安问题和交流氛围问题,日本方面也没有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反而让相关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国游客的消费回归理性,不再为“日本”这个标签盲目买单,而是更看重实际的游玩体验和安全保障。
毕竟现在出国旅游的选择太多了,东南亚的海岛、欧洲的小镇、国内的边疆美景,都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
官方的提醒从来不是空话,背后是对公民安全的重视。
中国游客的态度已经很明确,若日本方面不能及时改善基础设施和安全环境,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未来赴日旅游的热度恐怕只会越来越低。
而对游客来说,理性选择、安全出行,才是最重要的旅游准则。
文/编辑:Alone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