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郑倩红
初冬的清晨,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宁县新区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上,市民在焕然一新的马莲河生态景观带里晨练、散步;曾经拥挤杂乱的旧街巷,如今变成了整洁美观、充满文化气息的“打卡地”;一个个老旧小区经过改造,焕发出新的活力,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正是宁县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让千年古县焕发时代新韵的缩影。
“下楼就有超市、菜场,步行几分钟孙子就能到幼儿园,社区里还有卫生服务中心和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这日子,方便、踏实!”家住县城新区的居民赵银芳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这正是宁县在城市更新中大力构建的“15分钟生活圈”带来的实效。近年来,宁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再追求单个项目的“盆景式”亮点,而是强调整片区的系统规划,将教育、医疗、养老、购物、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机嵌入市民日常生活的半径之内。通过盘活闲置地块、改造旧厂房,一个个功能复合的社区服务中心拔地而起,曾经需要“长途跋涉”的烦琐事,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一站式解决,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乐享所居”的升级。
近年来,宁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城市更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不是大拆大建,而是以“绣花”功夫进行系统性改造与提升,着力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传承历史文脉,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魅力。
“以前住的小区没有外墙保温层,夏季热、冬季冷,现如今,县城旧老小区改造后,不仅小区所有住户的楼顶、外墙都进行了升级改造,而且还铺设了新的污水管道,改装了厕所、门楼,安装了单元进户门、监控,旧小区改造后,小区的居住环境好了,住户的心情更舒畅了。”谈起县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马坪小区居民葛小宁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马坪小区是宁县首批改造的老旧小区之一,过去路面破损、管线老化、停车困难。如今,楼体做了保温防水、重新粉刷,管网全部更新,还规划了停车位、安装了健身器材和监控系统。让居民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美丽蜕变。
城市的生命力,在于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力。宁县将生态修复融入城市更新,启动了贯穿城区的马莲河生态景观带绿廊建设项目。如今的马莲河水清岸绿,变成了市民休闲健身的生态廊道。遍布街角的“口袋公园”,如同城市的“绿色客厅”,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同时,宁县将“韧性城市”理念贯穿始终。在更新过程中,同步推进雨污分流、电力通信管线入地、消防通道疏通等“里子”工程,并利用海绵城市技术建设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有效提升了城市应对内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座更安全、更具韧性的宁县,为市民提供了坚实的生活保障。
宁县的改变,是看得见的市容提升,更是感受得到的民生温度。它不再仅仅追求物理空间的焕新,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城、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有机生命体。从硬件升级到软件植入,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共建,宁县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这座正在“逆生长”的古城,正以其独特的温度与远见,稳步走向更具幸福感与归属感的未来。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