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电直达灯头,靠的是基层同事在一线攻坚,我们客服调度要做最精准的‘传声筒’和‘调配器’。”在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十五运会动员大会上,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调度部专责李小禹的这番话,被醒目地贴进了《客户服务调度保电作战图》。
服务指挥大厅的巨幅监控屏前,他双眼紧盯跳动的数据光点,红色预警刚闪烁,双手已在键盘与对讲机间飞速切换——作为服调中台“神经核心”的操盘手,这位党员先锋以“多面手”实力搭建“1+3”联席服务体系,为重点场馆“五零”保电目标筑起屏障,用智慧中台力量护航全运灯火。
![]()
当时保电真的是保到每一个灯头!
服调中台是十五运保电的“服务协同大脑”,李小禹便是这大脑的“核心操盘手”。
![]()
此次保电需从电网侧延伸至客户灯头,仅93座大客户专用站的隐患排查就涉及多维度,一线压力陡增。
中台必须提前‘探路’,让整改靶向更准。
开幕前三个月,他牵头组建多专业研判专班,办公桌上堆着半人高的用电检查报表,电脑屏幕分屏显示着11个区局的隐患数据。他创新用三色标注法梳理信息,红色圈出“紧急隐患”,黄色标记“待跟进项”,指尖在报表与屏幕间反复比对,最终使风险检出率较往年提升300%,为一线画出精准“整改路线图”。
为打通中台与一线的“最后一米”,他牵头设计的“1+3”联席服务模式落地见效:以服调中台岗为枢纽,联动95598、12398、12345客诉岗建立实时响应群。群里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他总能第一时间筛选关键诉求,迅速派发处置指令。“中台研判—一线处置—中台销号”的闭环流程,让366项城市侧隐患如期“清零”,为保电打下坚实基础。
![]()
指令必须跑在风险前面。
李小禹主导构建的AI语义分析模型,如同中台的“智能耳目”,实时扫描海量诉求数据。他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屏幕上跳动的风险防控可视化地图里,四级预警光点不断更新,累计识别风险1885宗、发出指令3207项。赛事期间,95598投诉下降91%,12345诉求响应时效提升40%,这份成绩单藏着他的巧思。
![]()
某涉赛酒店低压电表告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监控屏弹出提示时,他正对着报表核对数据,当即抓起对讲机呼叫属地客户经理,同时在系统内下发“优先处置”工单。3分钟后,区局人员抵达现场,发现是用户计划检修。他又通过电话指导客户经理协助协调,30分钟便完成抢修。“协同速度里藏着用电温度。”正是这份快速响应,让122件涉赛诉求处置实现重大舆情“零发生”。
![]()
深夜12点的广州赛区主运行中心(MOC),李小禹的身影仍守在协同指挥岗。
作为中台派驻MOC的核心人员,他左手翻着电网运行手册,右手在数字系统里调阅场馆用电数据,兼顾电网、场馆、城市三侧保障。白天,他在服调中台、MOC指挥席、电力指挥中心间奔波,皮鞋磨出了浅痕;夜晚,他通过远程系统指导区局处置疑难问题,手机电量常常撑不到下班。
![]()
一次某餐厅专变故障停电,正值营业高峰。
他立即启动“三个工单”联动机制:派单用电检查人员赴现场,协调社区经理安抚客户,同步联系抢修队伍备勤。20分钟后,故障排除,餐厅恢复亮堂。同事劝他歇会儿,他却指着监控屏里的赛场灯光:“每盏灯都连着观众的安心,中台这个‘后盾’不能缺位。”
从搭建“1+3”模式到升级智慧系统,从隐患排查到一线支撑,李小禹以中台为支点,交出满分保电答卷。如今,服务指挥大厅的屏幕依旧数据流转,他的身影成为“快速响应、精准协同”的生动注脚,诠释着电力人同心守护万家灯火的不变担当。

策划:洪林 何健箖
审核:黄晓璐
签发:徐莹
![]()
(点击标题解锁精彩内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