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金庸《碧血剑》开篇讲述的故事,600年后依然“热乎”着。
1408年,浡泥国国王在南京染病逝世,“体魄托葬中华”,葬在雨花台区安德门外。
2025年11月18日,600多年后,浡泥国王的家乡人、出席“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的文莱内政部部长哈吉•阿赫玛丁和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一行来到南京后,拜谒了位于雨花台区的浡泥国王墓。
![]()
穿越600年的China Travel
秋日温暖的下午,雨花台区、安德门外的浡泥国王纪念园迎来几位特别的参观者。
11月18日下午,文莱内政部部长哈吉•阿赫玛丁、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一行来到浡泥国王纪念园,拜谒了这里的浡泥国王墓。随后,他们参观了浡泥国王历史陈列馆和中国-文莱友谊馆。
浡泥国王墓里沉睡的是麻那惹加那乃。
金庸《碧血剑》里开篇就写道:“大明成祖皇帝永乐六年八月乙未,西南海外浡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同妃子、弟、妹、世子及陪臣来朝……”
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是虚构的,但《碧血剑》的开篇,却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确切地说,是一个真实的南京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这在《明史·浡泥传》中有详细记载。
![]()
浡泥,也就是今天的文莱,全称文莱达鲁萨兰国,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濒南中国海。浡泥一词来源于梵语,意即“航海者”, 达鲁萨兰(Darussalam)阿拉伯语,意即“和平的土地”,综合起来就是“生活在和平之邦的海上贸易者”。
史料记载,1405年冬,麻那惹加那乃就派遣使者来到中国,受到友好接待。1407年,大明正使太监、航海家王景弘到达浡泥国,这让麻那惹加那乃更是心生向往。1408年,麻那惹加那乃一行150余人乘船抵达福建,明成祖朱棣派专员迎接。在来南京的路上,所到之处,受到热情款待,“守臣以闻,遣中官往宴赉,所过州县皆宴。六年八月入都朝见,帝奖劳之。”经过长途跋涉,麻那惹加那乃一行于八月二十八日抵达南京,入驻会同馆。在南京期间,明成祖朱棣盛情款待,史书记载“帝慰劳再三” “帝乃饷王于奉天门”……
遗憾的是,同年十月一日,麻那惹加那乃患病逝世,留下“体魄托葬中华”遗愿。明成祖朱棣悲痛不已,辍朝三日,以礼厚葬,并且派太子、亲王、大臣都前往祭祀。
跨越山海,友谊长青
时光荏苒,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见证,浡泥国王墓于2016年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中国与文莱,跨越山海,友谊长青。
近年来经贸合作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往来密切。
2011年,南京与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之后两市又分别于2018年、2025年两次签署延长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从文化交流到经贸合作,从教育互访到旅游联动,昔日的海上丝路情谊,已发展为全方位的务实合作。
2026年是中国和文莱建交35周年、南京和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结好15周年。
新起点上,南京将与文莱特别是斯里巴加湾赓续传统友谊,进一步深化发展战略协同,拓展友城合作领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更大贡献。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胡玉梅 卢河燕 /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