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学特斯拉闯决赛圈?亏少卖多却被减持,人型机器人们靠谱吗
聊新能源,马斯克和特斯拉是绕不开的话题,而小鹏常被喊“中国版特斯拉”。
2025年三季度财报一出来,小鹏亏得少了、卖车多了,何小鹏还说要让机器人年产百万台。
可美股直接跌了,摩根大通更是几乎清仓。这“决赛圈”到底是快到了,还是还在半路?
陈叔今天就跟大伙好好唠唠。
小鹏三季度的业绩,确实有不少能说道的地方。亏损比去年少了快八成,跟二季度比也降了两成多,收窄速度超出不少人预期。
卖车更是猛,一个季度就交了十多万辆,比去年同期多了近一倍半,8月到10月接连破纪录,10月直接超了4万辆,连着俩月都保持这水平。
营收也翻了倍,毛利率更是第一次突破20%,车辆赚钱能力也比去年强了不少。
说实在的,这增长势头,跟特斯拉2018年那款爆款车大卖时挺像,冲劲确实足。
可市场不买账啊,财报出来后美股直接跌了6%。
![]()
为啥?营收比大家预期的差了点,每股亏损也比预想的多了一丢丢。
更让人担心的是四季度计划,不管是卖车数量还是营收,都没达到市场预期,尤其是营收,最高预期比分析师想的差了15%,这缺口不算小。
还有个揪心的事,大机构开始撤了。
摩根大通把手里的小鹏股票几乎卖光了,虽说其他几家新势力也被减持。
但小鹏这近乎“抛弃”的操作,还是挺打击信心的,连专业机构都这么不看好,普通投资者心里能不犯嘀咕吗?
小鹏能有今天的成绩,跟“学特斯拉”关系不小。
早年新势力各有各的招,蔚来搞换电,理想盯着“冰箱彩电大沙发”,何小鹏却选了“智能化”,从感知到云端全自己研发,这路子跟特斯拉几乎一样。
2020年推出的P7,被不少人叫“中国版Model 3”,还是国内第一个装了高速导航辅助驾驶的纯电车,光2021年就卖了6万辆,直接让小鹏在行业站稳了脚。
![]()
不过小鹏也不是全抄,早早就宣布新车型加激光雷达,可马斯克说这东西“愚蠢”,特斯拉至今都不用,这点上小鹏没跟着走。
早年两家关系可不融洽,还闹过官司。
特斯拉一个核心工程师离职去了小鹏,特斯拉说他偷机密,马斯克还暗指小鹏技术像自家旧代码,何小鹏也放话要“打趴特斯拉”,好在2023年双方和解了。
后来关系慢慢缓和,2024年何小鹏去美国试驾特斯拉新车,还想借车跟自家技术对比。
![]()
马斯克反而夸中国车企有竞争力,甚至点赞小鹏机器人的视频,说“特斯拉和中国公司会主导市场”。
现在两家又一起盯上了人形机器人。
马斯克2021年就公布了计划,一步步推出原型机,还定了量产目标;小鹏2020年收购了机器人公司,2023年才拿出首款双足机器人,今年又推出新款。
何小鹏更激进,计划2026年底就规模化量产,2030年卖百万台,还说机器人市场潜力比汽车大。
![]()
管理上,何小鹏也学马斯克搞扁平化。
2022年一款新车上市失利后,他大动刀调整。
12个高管只剩2个,九成一线部门换了负责人,把研发、生产这些核心部门的汇报线都拉到自己手里,还让三个造型团队竞争,跟马斯克减少中层、直接对接工程师的做法一样。
不过何小鹏更温和,调整时还跟想留的员工吃了几十顿饭,解释怎么救公司,即便这样,还是有三成员工走了。
![]()
咱们得清醒点,虽说小鹏学特斯拉学得像,现在亏少了、卖车多了,但离“活到决赛圈”还有距离,最核心的就是没盈利。
何小鹏说四季度有望盈利,可四季度预期没达标,机构又撤资,能不能盈利还是个未知数。
而且光靠模仿走不远。
马斯克能成,不只是靠产品技术,更关键是他的“第一性原则”——抛开惯例,从根本上想问题。
小鹏也在尝试改变,比如推出的分体式飞行汽车,不是抄现成的,而是盯着城市堵车、停车难的痛点,想找未来出行的新方式,这算是跳出“模仿”的第一步。
2026年小鹏计划推7款新车,还要往海外卖3款,机器人也要量产,目标挺宏大。
可这些计划能不能落地,得看技术、供应链、市场能不能跟上。
毕竟机器人量产比汽车难多了,特斯拉都得一步步来,小鹏想更快实现,挑战可不小。
![]()
现在的小鹏,就像走在“决赛圈”的半道上,有特斯拉当标杆,有不错的增长数据,也有机器人这样的长远布局
但没盈利、机构撤资、四季度预期差,这些坎都绕不开。
模仿能帮它活下来,可真想冲进决赛圈,还得靠自己创新。
![]()
未来小鹏能不能从“学生”变成“对手”,就看能不能盈利、能不能把计划落地,咱们接着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