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以下简称《意见》),大力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学生每天运动2小时的要求要如何达成?办法总比困难多。专家给出专业观点,地方已有实践案例。跟着教育小微一起详细了解——
《意见》明确,到2027年,以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以下简称“每天2小时”)要求全面高质量落实;到2035年,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
近日,贵州省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中心小学学生在打篮球。罗京来 摄

为何强调“体质强健”?
看调研——
2021年出炉的全国第八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但依然存在着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握力水平有所下降、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等问题。
教育部门负责人说——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当前,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寄予更大期望。从监测情况看,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改善,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但“小胖墩”“小眼镜”等问题依然突出。理论和实践都一致表明,解决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体育是最简便、最有效的途径。
校长说——
“体育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学生的必需品!”在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罗汉镇罗汉中学校长欧阳谦看来,“以体树人”的关键不在于体育场地有多好,而是让孩子们爱上体育。在树上挂一根绳子,同学们就能练攀爬;只要拿上羽毛球拍,随便哪里都是羽毛球场。欧阳谦用各种方式告诉孩子:“你很重要,你的努力、你的优秀值得被看见。”慢慢的,学校的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强健的体魄,成绩也有了显著进步。
![]()
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罗汉镇罗汉中学同学们在玉米地足球场踢球。

为什么施行“每天2小时”?
看调研——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此前的调研结果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全国82%以上的中小学校能够保证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但是,从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效果看,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专家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用体育的方式来帮助促进的话,那么首先是时间的到位,要保证两小时综合锻炼活动。
《意见》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全面高质量落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时间上的重大突破,是过去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延续,更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学生体育时间的新增量。”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刘海元认为,这一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在我国学校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学生在操场上跳橡皮筋。资料图片

如何落实“每天2小时”?
时间怎么挤?
专家说——
“‘2小时’不是时间的堆砌、拼凑,而是实实在在的学生锻炼时间。”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张瑞林认为,在保证体育锻炼时间的同时,还要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王宗平教授解释,落实“每天2小时”,重点还是在校内。只要能动起来,无论是做操、跑步、踢球、跳绳、踢毽子还是快走都可以算作综合体育活动。不过,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进行户外运动,多做户外运动还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校长说——
辽宁沈阳浑南区第九小学原校长侯明飞表示,如果校长心中确实认为“健康第一”,那他们一定每天琢磨着如何创造条件开展运动。校长足够重视,善用资源,就能让孩子都动起来。
地方实践——
多彩大课间
天津、河南等地实施中小学校每天两个30分钟大课间,延长学生体育活动时间。
多设置运动场所
在辽宁沈阳浑南区第九小学,孩子在学校每天跑跳玩闹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学校早上有晨跑、跳绳,白天有体育课,有课间休息整合出来的运动时间,再加上课后延时服务,孩子们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能得到保证。而且,学生几乎在校园的各个地方都能找到运动场所——学校里有独轮车、滑梯、滑板赛道、梅花桩、绳梯、造雪(雨)机、滑雪训练机、赛艇荡桨池、攀岩墙……
走班制分层教学
湖南长沙虹桥小学以全员体育走班制为核心,开设足球、篮球等四大项目分层教学,确保学生6年掌握一项技能;四川成都天府七中开设约80门体育俱乐部课程供学生选择,并打造“周周有比赛、人人能参与”的活力校园,让每名学生都能在运动中释放压力。
![]()
山东省青岛虎山路小学的学生在课间进行“老鹰捉小鸡”游戏。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张鹰 摄
体育课谁来教?
教育部门负责人说——
在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看来,过去,体育教师目标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如今,目标更加多元,体育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还要积极参与体育科研、赛事组织等工作,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专家说——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保障,面对学生人口规模变化,体育师资队伍不足不能只靠编制配备,而是要进行结构优化、资源整合。”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刘海元说。
地方实践
结构优化、资源整合
四川通过构建多元师资供给体系,破解师资短缺难题。全省1600余所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发挥专业优势提升学生专项技能;近3年新增中小学体育教师3500多名,引进200余名退役运动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成立全国首个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吸纳2000余名专业人才。
![]()
2024年11月7日,孩子们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石桥小学新校区跑步。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如何创新发展?
教育部门负责人说——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在教育部的引领推动下,各地持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以学校体育小切口、推动“五育”并举新突破,实现素质教育大变革,校园更加生动活泼,学生更加阳光健康,涌现出不少先进经验和育人成果,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逐步成为现实。
地方实践——
“创”出动能
在河南省新密市政通路小学这所农村学校,超过80%的学生掌握了至少两项运动技能。学校的秘诀是搭建“社团+赛事+课间”矩阵,不仅让体育社团遍地开花,还将非洲鼓、铃鼓等艺术元素融入阳光大课间,有效激发了学生内在节奏感。
北京、上海实施学生体质精准画像,加强学生体育运动干预。
江苏、浙江加强学生“出口关”“入口关”体质监测反馈,压实抓学生体质健康主体责任。
山东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激励地方和高校加强学校体育。
湖南围绕足球、篮球、排球三大项目,重点构建全员学生赛事活动体系。
来源 |综合自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央视新闻微信号,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教育信息
关注微言教育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