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张兴锋老师有很多头衔,他是郑州市二七区小学英语教研员,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名师,首届全国小英工作坊优秀主持人,郑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郑州市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吉桂凤工作室核心成员。
10月19日-10月25日,他响应《阳光少年报》联合中国记协、文县人民政府发起的公益项目“少年追梦 ·山河有光”公益送师资活动,将自己精湛的英语教学技艺,还有对年轻教师成长的思考带到了甘肃省文县的学校,深受学生和当地教育系统的喜欢和好评。
得知他在支教过程中每天坚持记日记,在大象新闻记者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将日记交给了记者。一段丰富多彩的支教生活就此展现在我们面前。
--------编者:李书恒
10月20日 文县城关一小 小雨 14℃
昨天在来支教的路上走了一天:高铁到达四川广元,再转车到甘肃陇南,接着坐上中巴车赶往文县。在崇山峻岭间,需要穿过好几个白龙江特大桥,还穿过了通车没多久的甘肃第三长的隧道,长约12.5公里,不超80公里/小时的速度要开15分钟。
![]()
过了隧道,没多久就看到一个被山挤压在一起的白水江和两岸的县城。文县,我来了!
这时,已是晚上七点半,还下着雨。入住的酒店房间是山景房,也是江景房,很开心。后来一想,这里想挑一个不是山景的房子也不好找呀!
县城北坡的玉虚山是三国时邓艾奇袭蜀国的途经地,军队翻山越岭,不走寻常路,灭了蜀国,迫使刘禅迁居魏都,然后就乐不思蜀。
![]()
早晨,我从酒店上到5楼,到了另一条街道。往上没走多远,就到了县城的主街。穿过热闹的老街,听着早餐摊儿上打糍粑的锤击声,继续往上,走了10分钟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城关一小。这里视野开阔,可以360°转着圈看山,群山皆佩玉带,云雾缭绕,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得到释放。同其他学科老师闲聊,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此仙境,在这里想抑郁都难。
![]()
今天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关于family的词汇课,课堂严肃而活泼。使用这么规整的词语描绘这一节课一点不为过。
学生见到我这个遥远的老师多少有些拘谨,可是在我们打开了话匣子,认识了教材里的一个家庭、认识了我这个陌生人的家庭、认识了同学们近十个家庭以后,他们“活泼”起来了。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同学带上全家照上台,自信满满地接受同学们提问,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家庭。如果是我,我一定会记住很久。照片上,一家人身着白马藏族服饰,熠熠生辉。
下课后,学生和老师把我层层围住,好多学生要送我笔。我只收下一支,告诉大家这支笔就代表大家的心意了。
我为要到访的4所学校都带了一本我参与主编的书籍《小学英语新教材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祝愿每一个坚守大山的老师和学生持续成长,永远快乐。
今日花絮:支教团队语文学科的董伟老师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了笔和本,助人学习,年轻的郑州师名师颇暖人心。晚上在酒店大厅又看到他的身影,长条桌上铺满了手写的明信片,原来他远在山间,还想着郑州的每一个学生啊!
10月21日 文县城关二小 多云 14℃
今天走进的是文县城关二小,也是背靠玉虚山,与昨天走进的城关一小就像左右邻居,步行不到10分钟的路程。
这两个邻居学校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一进校门,正赶上学校彩排秋季运动会,从进入校门到校园深处,到处都是热烈的氛围。我的主题讲座分享就是在这热烈的氛围中进行的,门窗根本挡不住。这可是人数超过两千的学校。
原计划给老师们讲最近总结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相关的内容,可幻灯片打开后没了内容,下载了云端的也不行。于是拿出了我的备用主题,和老师们分享了单元作业的内容。
能看出来,老师们对这个主题并不太感兴趣。于是我把中心放在了对作业功能的分析上以及从家长视角看待作业。很明显,老师们的精神头儿被调动了起来。时间很短,想交流的内容太多。希望这短短的分析能够撬动老师们关注这教与学的最后一公里,关注作业和作业质量的提升。
作业,我认为是教师群体最大的短板,大家太重视作业的巩固功能,而忽略了学科学习兴趣的保持和提升。无论是城市或是乡村,我们要给学生更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山里藏着更多的奥秘,也藏着无数的学习资源,很羡慕学生和老师面对着这广袤的大自然,也希望他们通过自主自强,把学习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今日花絮:通过两天的接触,才发现支教团队竟然大都来自郑州市二七区!初中数学潘茹副校长来自二七区的私立名校----国际城中学,小学科学王义鹰老师来自二七区陇海中路小学,小学语文董伟老师来自郑州市中原区颍河路小学,家却住在二七区。看来,志同道合的人总能找到共同点。
10月22日 文县城关三小 多云 15℃
早晨,我抱着要赠送城关三小英语老师的书和上课材料,走过路边排放整齐的果蔬,看着老乡们刚刚从田地里搬运来的自家白菜、萝卜和石榴、柿子,瞬间觉得自己就是一名中年山村教师。以大山为背景,自拍一张照片,责任感一下子被拉满。
![]()
今天一起上课的是城关三小四年级的一个班,有52名小同学。在走廊里见到列队而来的他们,感觉精神十足的,不由得感叹---好漂亮的孩子们。
我的授课内容是名为”Day and night in the desert“的英文绘本,这本书讲述了沙漠里三种动物因为地质和天气原因昼伏夜出的科学描述。我把重心放在了绘本作为图书的学习意义上:书本可以告诉我们意想不到、让我们大开眼界。
一开始上课,我就明确了我们上课的内容:共读一本书。就像学校老师们一样,我和他们一起读书。可怎么读书、读了后怎么分享、怎么把读的书和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呢?我们围绕问题共同思考,互相分享。
这本绘本成了我和同学们快速了解对方的纽带。通过学生的发言和课堂互动,我确信他们明白了我想传达给他们的意思。因为他们一个个发言足够智慧,且不跟风发言,他们在展示自己的理解。简直完美!
下课的时候,学生明显恋恋不舍,他们的话还没说完。我们聊了太多,打开了太多个窗。譬如,在刚开始,在熟悉书名中day and night这一主题范围的时,我请他们说出含有“日、夜”的汉语成语,来加强与生活的链接。在聊到day的时候,我们又聊到了yesterday(昨天)/today(今天)/tomorrow(明天),我又请他们选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天,异口同声,他们选择了‘today’。我当时差点泪目了。我告诉他们:你们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过好当下,努力在当下,去积极地感受今天才是对昨天的尊重,对明天最好的准备。
今日花絮:支教团队初中数学学科潘茹校长除了上午的授课,下午还组织参与了学校的教研,全面帮扶,有爱有料。小学科学的王义鹰老师竟然是教育部项目专家、国家电教馆特聘专家,绝对的“大咖”,而他对这个专业的成就仅仅是因为“喜欢”。
10月23日 文县鹄衣坝小学 多云 15℃
早上八点,鹄衣坝小学一位住在县城的老师接上我们,开车15分钟。进了校园,一直在爬坡,到达最后的停车位,要猛轰油门。
![]()
停稳后,我们又一次被大山惊叹。在我们眼中,这个校园更漂亮了。可在家长和老师心中,这是典型的乡村小学。
走进校长室,一个红彤彤的电热炉热情地投入我们眼帘。县教育局出身的年轻校长很热情,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情况。这所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在低一点的教学楼上,小学在更高的教学楼上,最高处是宿舍。
![]()
第一节的语文课是五六年级合班,一共20多人,特别是五年级,只有9个同学。我的第三节是四年级,人数最多,有23人。
今天给学生带来的还是一节绘本课。5位听课教师坐在矮矮的板凳上,高度不及学生。站在这样的课堂里,松弛了三天的我忽然感觉有点肃穆。也可能是因为这是此行最后一节课吧。
绘本主题是“Food for zebras”。我们从非洲大草原聊起,原始而美丽的Africa(非洲)是我的梦想,我和同学们一样向往。我们还聊到了“Food for us”,同学们都说了自己饿了后,最想吃的食物“rice、noodles、beef noodles...”看着他们幸福的模样,我们进入了绘本阅读,一起感受到了斑马寻食的不易,可以说是危险重重。
到了最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来说说‘Food for lions/crocodiles’,它们寻食容易吗?也不容易!认识了这些,我们就认识了nature(大自然)。”当然,作为大山的孩子,同学们可能比我更了解大自然。心怀敬畏,必然能够得到更多的回馈。
再见了,我的高山仰止!再见了,大山的孩子们!愿你们的未来像玉虚山一样厚重,像白龙江一样奔腾不息,像白马藏族的祖先一样勇敢智慧。
今日花絮:从学校回城,我们没有麻烦老师们送,结果在公交车站牌等了近半小时。大山之间,冷风飕飕,幸好风景不错,橙黄的柿子挂满枝头,让人难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