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安徽繁昌教育以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交出了一份“教育为民”的亮眼答卷。
秋日的阳光洒在孙村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数十名学生围在青年教师柏寿亮身边,认真学习无人机操作。柏老师一边讲解原理,一边指导学生的操控手法。随着螺旋桨声响起,一架架白色无人机轻盈起飞,灵巧地穿梭于大小不一的圆环间,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
据孙村镇中心小学、孙村初中科学副校长柏寿亮介绍,以孙村小学为例,近年来在全国、市级无人机、机器人、编程、无线电测向等类比赛中,该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一二三等奖500余人次,并且逐年增加。
近些年,繁昌区持续深化科技与体育教育融合,着力构建富有活力的特色育人体系。曾经只有在城镇学校才能见到的“智慧课堂”、科学教室,如今已成为农村学校的标准配置。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等科技活动在乡镇校园里蓬勃开展,孩子们眼中的求知光芒,也跟随腾空而起的无人机飞越群山,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教育的发展,源于系统性变革的持续驱动。2019年,繁昌区逐步启动教育服务综合改革工作;2021年,创新推行以“放心午餐、安心午休、爱心课后服务、暖心辅导、开心运动”为核心的“五心工程”,由财政全额保障,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在此背景下,繁阳镇城关一小不仅全面落实“五心工程”,还在体育美育方面走出特色发展之路,形成多元育人、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
放学后的操场上,田径、篮球、网球等社团活动正火热开展,同学们奔跑跃动,在运动中尽情释放青春活力;教学楼内,悠扬的合唱声阵阵传来,隔壁书法班的同学们凝神静气,伴着窗外隐约的哨声与室内美妙的旋律从容运笔。
“师生和家长的反馈非常积极,解决了很多家庭的难题,不用为接送孩子和午餐午休而操心。还有的家长特别提到,现在能安心工作到下班,孩子在校还能培养兴趣,他们非常满意。学生们则是在丰富的课程和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了快乐,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得到均衡发展。可以说,‘五心工程’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也让教育更有温度。”繁阳镇城关一小校长王草地表示。
教育的根基,深植于强师兴教的“沃土”。近年来,繁昌区坚持以“人才强教”战略为引领,不断突破师资队伍建设瓶颈,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名师培育机制,设立60人校级后备干部库,先后提拔24名年轻干部;率先成立“名师名校长培育中心”,近三年新增市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27人,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教师方杨的成长轨迹,正是这一体系的生动注脚。2018年,她考入繁阳镇城关二小,从事音乐教学及少先大队辅导员工作;2022年7月入选校级后备干部库;2024年,凭借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被任命为城关二小副校长,分管教育教学,重点推动“五心工程”及德育等工作。在系统化的培养下,青年教师得以扎根生长,其优秀的专业素养与管理潜能也得到蓬勃展现。
“区里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成长阶梯和实战平台。我本人就有幸参与到学校的‘五心工程’项目管理中,让我们既能扎根教学一线,又能从管理者视角思考问题。这种系统性的支持,让我们年轻教师看得到前景、感受到信任、更有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归属感。”方杨表示。
青年教师的到来,为校园注入了蓬勃朝气与崭新生机。在繁昌一中,每周定期的集体教研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各学科新老教师围坐一起,共研教学难点、共享备课思路,在思想碰撞中凝聚育人合力。
繁昌一中数学老师王倩兰非常感慨:“我是2023年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来繁昌工作。我最大的感受是,繁昌区对教育教学的创新投入并非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以师生成长为中心。区里不仅为我们搭建了与名校结对、与名家同台教研的高端平台,更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和专项课题基金,鼓励我们深耕教学、形成成果。这种‘引育并举’的模式,让每位教师都有清晰的成长路径,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教学相长’的浓厚学术氛围,也让我们的学生受益。”
创新与创造为繁昌一中教改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近两年,一中教师在省级作业设计大赛中多人获奖,多位教师斩获省级教学大赛荣誉,论文评比及课题研究成果丰硕,课堂上的“活力因子”持续迸发。
繁昌一中校长崔纪华介绍:“这三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下,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还有校招,繁昌一中引进了20多名老师。这些年轻老师的引入,为繁昌一中的教师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因为他们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他们跟学生也更容易沟通,能够激活整个教师队伍。”
教育的温度,体现在对每个孩子的用心守护。作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繁昌今年与南京师范大学深度合作,共建附属实验学校,引入品格教育、国防教育及特色研学等创新模式,为学生全面成长注入新动能。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繁昌实验学校校长笪儒忠介绍:“接下来要重点推进的第一个就是一体化的工作,第二个就是教授工作室的落地。想借助南师大的专家教授,深入到学校一线,在学校驻点,带领我们学校甚至可能是繁昌的一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更好地让老师理解‘活力’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活力,如何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自2022年起,繁昌区教育发展目标考核连续三年位居芜湖市第一;2024年2月获批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同年5月获评全国第一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今年又顺利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区的省级验收,每一项荣誉都是“教育为民”的生动注脚。
繁昌区教育局副局长徐云表示:“‘十四五’期间,各项既定目标稳步推进落实,区教育局坚持高质量发展,在全区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关心与支持下,共同擦亮了‘繁昌教育’这一金色品牌,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教育答卷。”
从课堂教学的深层变革,到育人模式的全面创新;从师资队伍的整体跃升,到教育生态的持续优化——繁昌教育的每一步突破都源于改革的持续驱动,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实干的深厚积淀。站在新的起点,繁昌教育正将“十四五”期间的扎实成果,转化为迈向“十五五”新征程的坚定脚步。
“展望‘十五五’,实干为要,我们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更加关注教育质量和公平的双向提升,我们相信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胸怀国之大者’,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奋力谱写繁昌教育新篇章,助力‘十五五’教育强国建设。”徐云如是说。
金名片的蓝图已经绘就,奋进的号角已然吹响。如今,繁昌正以昂扬姿态加速奔跑,全面推进建成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区的目标,为繁昌教育注入强劲后劲。(张纯 伍圆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