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庞成 深圳报道
近年来,国内ETF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深交所数据,截至2024年底,境内上市ETF产品数量已达1033只,总规模达到3.72万亿元,指数化投资正成为市场主流趋势。
11月20日,2025湾区财富大会在深圳举办。在当日下午举办的“市场前瞻:量化策略和被动投资趋势”主题讨论中,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夏浩洋表示,近两三年以来,ETF的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已成为投资者广泛关注的工具。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来看,ETF的兴起并非偶然,特别是在科技投资领域,它更是一款高效且实用的配置工具。
![]()
夏浩洋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快速兴起,各类细分赛道不断涌现,但很多投资者未必有足够精力深入理解每一个专业领域。而ETF恰好能解决这一痛点——投资者只需看好某一赛道,无需对旗下个股进行繁琐研究,即可通过配置对应的ETF,就能便捷获取相应板块的整体β收益。
更重要的是,ETF具备简单、透明、投资门槛低的优势。只要拥有证券账户即可交易,且交易门槛低于创业板、科创板等个股,有助于更多普通投资者轻松参与到科技投资浪潮之中。
夏浩洋表示,在科技投资方面,应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发展带来的长期红利。改革开放近50年来,中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这背后离不开基础教育长期积累形成的“工程师红利”。从年初的DeepSeek等AI大模型,到层出不穷的新型机器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正推动市场重新审视中国科技资产,尤其是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价值。
关于如何抓住当前科技投资机遇,夏浩洋建议,可以重点关注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资产,特别是港股市场中的相关标的,以把握科技股重估的长期机遇。同时,可借助ETF这一简单高效的工具,投资者无需纠结个股选择,即可分享赛道成长带来的红利。
2025湾区财富大会以“立足湾区 投资全球”为主题,由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金博会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湾区金融大咖会提供智库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