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0 日,第一届全球长者健康研讨会在韩国原州拉开帷幕,时光派直击现场,捕捉亚洲乃至全球长者健康产业的前沿动态,为您带来首日资讯速递。来自韩国、新加坡、硅谷及欧日美等多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超高龄社会应对、养老资产保障、技术创新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为破解全球养老困局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践范本。
![]()
第一场演讲由韩国老年学会会长、亚洲大学医学院的李允焕(LeeYoon-Hwan)教授带来。李教授首先以数据表明(预计韩国2072年90岁以上人口将达270万):韩国正加速迈向超高龄社会,未来的新老年人虽拥有更高的学历与资产,但面临极高的独居风险。他认为,产业界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改变对健康的定义,健康长寿不再意味着“不生病”,而是保持功能性能力(带病生存,也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
同时,他预测基于AI和生物技术的逆龄干预疗法将在10到20年内实现商业化,医疗的重心将从治疗单一疾病(治疗癌症/高血压)转向直接干预衰老本身。
此外,韩国现行医疗体系还存在应对老龄化的软肋。1、老年医学专科医生的缺位,老人只能被按器官分科治疗,缺乏整体健康评估;2、多重用药泛滥;3、服务的孤岛化(医院治疗与社区照护割裂,缺乏个案管理师链接);4、科研滞后(韩国至今未成立“国家老龄化研究所”,所以政策制定缺乏长期队列数据的支撑)。
展望未来,李教授提到,未来的《综合照护支持法》即将实施,它将打破医疗与居家服务的壁垒。产业层面,李教授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特别强调中年期的资产管理非常重要(年轻时靠收入生存,老了靠身家保命)。他认为,未来的巨大风口在于老年科学(Geroscience):利用大数据在疾病发生前预测衰老速度并进行干预,以及建立代际融合社区,以解决老年人的精神孤立问题。
![]()
李允焕 (Lee Yoon-Hwan) 教授发表讲话
大会的第二场研讨由新加坡SGEnable总监、信托专家EstherTan女士带来。与服务富人的私人信托不同,Esther关注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资产安全保障:SNTC(特殊需求信托机构)模式,这是一种由政府全额资助的非营利机制,普通家庭仅需约5,000新加坡元即可设立,且本金由政府担保,投资于低风险产品(年均回报率为2.26%)。
该机制通过社工制定的护理计划以及意愿书,确保当照护者(如父母)去世或丧失能力后,留下的资金能被专款专用,精准用于受益人的长期生活与医疗支出。
紧接着,针对日益严峻的独居老人与痴呆症风险,Esther分享了一套“预先规划”的框架:允许无家庭支持的老人在清醒时签署协议并指定专业代理人,一旦社工在定期回访中监测到老人丧失了心智能力(比如痴呆症),信托程序将立即启动,由代理人变卖资产注入账户代为管理。
这种模式打通了法律、金融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壁垒,为亚洲国家解决“人还在、钱没了”的养老痛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新加坡范本。
![]()
Esther Tan 女士发表讲话
今天最后的演讲由常驻硅谷的SOMPODigitalLab高级研究员MakikoKawabe带来,她以独特的全球视野对比了美、日、欧三大养老市场的差异和机遇。
首先是日本市场的严峻现实:护理保险支出在过去20年间翻了三倍且人力严重短缺,所以,日本正被迫转向政策驱动的技术变革,即通过推广监测传感器等技术来缓解人力压力,甚至计划测试1名护理员照看10名老人的极限模式,从而推动养老重心从机构向社区综合照护转型。
相比之下,美国市场则呈现出强劲的消费驱动的特征:美国50岁以上人群的科技消费已增长近5倍,在AARP等机构的推动下,硅谷正大量涌现结合AI的创新产品。比如能实时可视化脑波的Thinkie、听障辅助眼镜以及针对更年期的温控手环等前沿案例,她也大胆预测,未来的核心趋势将是出现具备自主交互能力的AI。
与美日的路径不同,欧洲更强调“生态系统”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例如法国EnchantedTools开发的Mirokai机器人,Makiko研究员展示了该技术如何从法国研发、在美国加州养老院试点、最终计划进入日本市场的全球化路径。她总结道,单纯依靠技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未来的出路在于跨国界的合作,以及如何在利用AI提效的同时,坚守对老人尊严的维护。
![]()
Makiko Kawabe 发表讲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