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技术本该成为便利生活的助手,却被少数人用在了钻空子的歪路上。
网购平台的售后保障本是为了化解纠纷,如今竟成了少部分人牟利的“绿色通道”。
一个隐蔽的小圈子里的人,靠着技术手段弄虚作假,将小聪明发挥到了极致。
这场披着“维权”外衣的投机行为,藏着不为人知的套路与恶俗。
![]()
AI竟成骗财利器
自从电商出现以后,各种利用平台漏洞进行“白嫖”的现象就不少见。
而在如今AI技术日渐发达的今天,这些“白嫖党”们又有了新的手法。
某鞋店老板就收到过一条顾客申请“仅退款”的消息。
![]()
退款理由是“穿了一个星期鞋底就开裂了”,还有相应的配图。
可等老板点开配图一看,直接傻眼了。
![]()
那种情况下,说是开裂简直太轻描淡写,几条硕大的裂痕几乎要把鞋底一分为二。
而且裂口处有着明显氧化发黄的迹象,说是穿了几个月都有可能。
如果质量真的差到如此地步的话,不仅要退款,还得道歉才是。
![]()
只是稍微仔细看就会发现,图片的左上角明晃晃标着“AI生成”的字样。
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鞋底开裂,而是顾客用AI来骗钱来的。
![]()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从服装、美妆,到生鲜、陶器,各行各业都面临着AI假图骗退款的情况。
![]()
这种骗退操作的门槛低到惊人,熟悉AI的人,恐怕看一眼就能学会。
更让商家头疼的是,有些平台为了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而引入的自动审核功能,存在一定漏洞。
本意是让退款更加顺利,现在却出现了“用AI审核AI”的怪象。
这就导致一些退款图片中即便有“AI生成”的标志,依然可以顺利通过审核。
![]()
就算是出现了6根手指乃至是两个右手,只要“看着像”是那么回事,也会越过人工审核,直接退款。
等到商家发现事情不对的时候,已经回天乏术了。
如果只有一两个人这样操作的话,有些商家或许会自认倒霉。
但如今这种低门槛骗财手段正在蔓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其中。
![]()
一个恶俗的小圈子
AI造假“仅退款”的泛滥,或许跟其背后的小圈子也有关系。
在一些隐蔽的社交群组里,“仅退款教程”被明码标价。
“师傅”们打着“轻松薅羊毛”“零成本赚钱”的旗号招揽学员。
一个不诚信的行为,就这么被包装成了“生财之道”。
![]()
第1眼新闻播报
为了吸引学员,他们还会展示学员的“学习成果”。
比如截图显示累计退款金额,或者是累计退款成功次数。
当然他们也的确会教一些真东西,比如如何避免被平台检测,如何使用同一账号多次申请。
最关键的,是在被发现造假以后,如何跟商家对线。
![]()
这些课程很实用,却又不算贵,有些只需要288就能学到这个“生财之道”。
对于那些习惯了不劳而获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因为曾经的PS还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
![]()
而AI生图只需要学会一套生图话术,打打字就能生成一幅十分逼真的假图。
无需本金,每次所投入的也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而已。
只要操作得当,一个月恐怕能靠这种方式“赚”不少钱。
![]()
有些人知道这样做不厚道,可在少量的学费和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总是有人会堕入深渊。
尤其是AI作为新兴产物,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够完善。
判定出现了问题,定性也就容易“擦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违法是万万不敢的,但“擦边”的胆子却很大。
![]()
因为他们看来,自己并没有犯什么大错,不过是钻了平台的漏洞罢了,大不了还回去就是。
三瓜两枣的,顶多就是不道德,说是犯罪实在是太过严重了点。
说白了,就是他们只认为自己是在“薅羊毛”,而不是在违法。
殊不知,这种看似“小打小闹”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
法律红线不容触碰
从民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明显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
通过伪造的图片来虚构故事,再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本质上就是欺诈行为。
如果从一开始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话,恐怕还涉嫌违法。
要是涉及的金额比较大,还可能要面临拘留处罚。
![]()
至于是否能够达到“犯罪”的标准,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涉案数额是不是足够大?欺诈行为是否重复多次?都是评判的标准。
这就意味着,即便每次骗退的金额不大,多次骗退也有可能构成“情节严重”导致从重处罚。
因为觉得“没多大事”就学别人“薅羊毛”,注定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
当然,惩罚只是为了震慑犯罪行为,最终目的还是要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而想要有效遏制这种乱象,首先电商平台就要加强管理。
比如增加平台担保机构,等商家确认退款行为无异议之后再扣除商家金额。
同时也要对恶意骗退的顾客进行款项追回机制,并同步扣除信用分等。
不管用什么方式,总之一定要让钻漏洞的行为受到相应的惩罚。
![]()
商家也要主动作为,做好防范风险。
再遇到“仅退款”的情况,不如多看一眼顾客提供的证据图片。
尤其是涉及金额较大的时候,多一个心眼,或许就能少一分损失。
![]()
但这些措施,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只要代码够详细,就能生出一个连真人都不能一眼看出问题的AI图片甚至是。
所以想要最大程度减少类似案件的发生,还是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文才行。
![]()
如何判断图片是否AI生成?如何界定是否涉嫌犯罪?犯罪后应该如何惩罚?
这些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探讨才行。
相信有法可依之后,AI违法案件的数量也会大大减少。
![]()
结语
AI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当技术便利被用来钻规则漏洞、损害他人利益时,不仅会破坏公平的市场秩序,也会让技术本身蒙尘。
遏制AI技术滥用现象,需要的不只是某一方的努力。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AI技术真正服务于美好生活。
![]()
部分参考资料:
用AI假图骗“仅退款”,网购别耍“小聪明”——新京报
律师:用AI伪造假图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北京日报
多个商家被同一人用AI制作假图、“仅退款”,律师表示已经涉及民事欺诈——上观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