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累计达成44宗水权交易意向或协议、涉及水量17.8亿立方米、稳居全国第三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什么是水权交易?水权如何交易?目前在河南,都在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水权交易?
01
河南交易水量居全国第3位
简单来说,水权交易就是让水资源的使用权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流转。
根据水利部《水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在合理界定和分配水资源使用权基础上,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使用权在地区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行业间、用水户间流转。
需要明确的是,水资源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交易的是使用权。那些通过节水措施省下用水指标的地区或用户,可以将节余的指标拿出来交易。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是:让节水者受益,引导水资源流向更高效率、更高效益的地方。
在这一机制下,节约的水不再是“流走的资源”,而是可以交易的资产;用水权也不再是固定配额,而是能够流动的绿色动能。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水权改革的省份之一,河南主要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组织开展省内不同流域地市间的水量交易,建设水权交易平台。
截至目前,河南已累计达成水权交易意向或协议44宗,涉及水量17.8亿立方米,交易水量居全国第3位。
02
南阳是河南水权改革唯一试点城市
2025年4月,南阳市出台新的用水权管理办法。根据市水利局的政策解读,河南把南阳定为省水权改革唯一试点市,并明确“选择南阳市作为区域试点,唐白河流域作为流域试点。”
河南的实践核心在于“确权”。南阳在桐柏县、内乡县等地推行“三证一书”模式,通过向农户发放通过发放水权证、产权证、使用权证、管护责任书等“三证一书”,将用水权明确到户、量化到人。
为了激励节水,南阳还配套出台了《南阳市水权交易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试行)》,建立了明确的收益分享机制。
其中提到,灌溉用水户将无偿取得的节余用水权在灌区内部交易时,扣除交易成本后,交易资金的70%归出让水权的农户所有。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农户的节水积极性。
03
跨行业成为河南水权交易亮点
根据水利部《水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水权交易可以分为区域水权交易、取水权交易、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三种类型。
它们分别实现了水资源在不同行政区之间的优化调配、获得取水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包括除城镇公共供水企业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取水权人)之间取水权的转让,以及农户将节余灌溉用水额度的变现。
河南水权交易的亮点之一,是跨行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此模式的核心在于打破壁垒,让原本囿于农业的“源头活水”,能够流入工业领域。
例如,在桐柏县,绿源公司每年购买石步河水库800万立方米的农业灌溉水量指标。
这不仅满足了工业发展用水需求,又让农业主体通过节水直接获得经济收益,实现了水资源从低效益领域向高效益领域的市场化流动。
水权交易还跨越了行政边界。2023年,焦作、新乡、鹤壁就分别向开封、驻马店、商丘转让1亿、4000万和5000万立方米年用水量,有效缓解了后者因地下水超采面临的缺乏优质地表水及南水北调用水指标问题。
另外,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作为农户们最常见的一种交易形式,则可以让他们节水直接变现。南阳内乡县的种粮大户孙国长,通过智能水表将亩均灌溉用水从一两百方精准控制到40方左右,结余的水可以卖给灌区。
(大象新闻记者 王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