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林西县:特色种植开启“莓”好新篇章

0
分享至

时值冬日,林西县统部镇统部村的草莓基地却是一派春意盎然。温室大棚内,鲜红饱满的草莓在绿叶间若隐若现,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分拣、包装,准备将这批新鲜的草莓发往辽宁市场。“早上送完孩子就来基地上班,下午还能按时接孩子放学。”正在采摘草莓的王大姐笑着说,“一天工作8小时,收入比在外打工时还高,关键是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


统部镇新农人丰收的喜悦

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当地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感。在标准化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对刚采摘的草莓进行精细分级。新鲜果实按照果形、色泽、大小等标准被严格筛选,确保每颗草莓都符合高端市场的品质要求。“我们建立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基地负责人王国江介绍,“所有草莓在完成分级后立即进行精细包装,直接发往已签订单的外地客商。这种订单销售模式既保障了销售渠道,又实现了优质优价。”

草莓产业的发展,是统部镇创新实践“党组织引领、集体经营、订单销售”发展模式的生动体现。统部村党组织通过系统整合零散土地资源,有效组织分散农户,推动草莓种植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过去农户各自为战,既难形成规模,也难抵御风险。”统部村党总支书记车贵军表示,“现在我们通过村集体牵头,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让村集体从过去的‘空壳子’变成了如今的‘钱袋子’。”目前,基地已稳定吸纳周边3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每年为统部村村民提供劳务收入超百万元。

与此同时,在大井镇的蓝莓种植基地,另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现代化温室大棚内,一排排蓝莓树枝繁叶茂,枝头缀满玲珑剔透的白玉色花朵。“以前冬天地里没活干,只能在家‘猫冬’,现在大棚里忙不停,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正在打理蓝莓花枝的村民王素霞笑着说道。这片突破季节桎梏的“希望花海”,正是大井镇以特色种植激活“冬闲经济”的生动注脚。

“我们的蓝莓能在寒冬顺利开花,全靠科学管理‘保驾护航’。”蓝莓种植基地负责人胡勇指着棚内的温控设备介绍,“从花芽分化到开花坐果,大棚里的温、光、水、气都实现精准调控,就像给蓝莓树打造了专属‘生长乐园’。”以蓝莓产业为突破口,大井镇秉持“主导产业引领、特色产业互补”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优化农业布局,形成了冬季特色种植“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

林西县农牧局副局长范金宇在谈及特色产业发展时表示:“我们正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农旅融合品牌培育’的发展模式。以统部镇草莓基地为代表,重点打造集休闲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示范区,推动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同时借鉴大井镇发展冬季特色农业的经验,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和市场拓展,让‘冬闲经济’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引擎。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让更多优质农产品成为展示林西乡村振兴成果的亮丽名片。”

从统部镇的草莓红到大井镇的蓝莓紫,林西县正以特色产业为抓手,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科技赋能添动力,品牌引领拓市场。展望“十五五”,林西县将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与加工、旅游、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集生产、加工、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引入智慧农业技术,升级打造数字化高标准种植基地;加大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力度,拓展电商直播、冷链物流等现代化销售渠道,让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冬闲人不闲,耕耘促增收。在温室大棚里,一朵朵绽放的花朵承载着丰收的期盼,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勾勒出幸福的模样。如今的林西县,正以特色种植为笔、以科技创新为墨,用产业兴旺的硕果、百姓富足的笑容,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迈向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王春达、刘婕、胡萍)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9269文章数 2007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