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一定要自己去给车子年检!”在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训练室里,姬先生一边稳步踏上平衡训练台,一边笑着对医护人员说道。他的眼神坚定,动作利落,几乎让人难以想象,两个月前,他还因脑梗导致左侧肢体偏瘫,连站立都成问题。回忆起初至康复科的情景,姬先生坦言,“是于海艳医生和团队给了我希望。”
康复科负责人于海艳带领团队,为姬先生开启了“身心同步”的康复攻坚战。“脑梗康复不仅是肢体的战斗,更是心灵的持久战。”于海艳说,“许多患者会因为进展缓慢而焦虑,甚至放弃。我们要做的,是用技术恢复功能,用关怀重建信心。”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针对姬先生的情况,团队率先开展了精准评估:关节活动度、肌力水平、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每一项数据都成为定制方案的依据。随后,一套融合关节训练、肌力增强、平衡矫正的个性化计划稳步推进。“抬手、踏步、保持平衡……每一个动作我们都会反复示范,全程跟踪。”于海艳介绍,在物理训练基础上,科室还联合中医团队,融入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通过中西医协同发力,加速神经功能重建。
更让姬先生动容的,是康复之外的“心理疗愈”。“有段时间训练太累,我想放弃,于医生就坐在我身边,一遍遍鼓励我。”他说,“她告诉我,康复就像爬坡,累是因为正在上升。”
![]()
近两个月的系统治疗后,姬先生的进步令人欣喜:左侧肢体逐渐灵活,能独立完成简单日常动作,甚至开始规划“独自办理车辆年检”的小目标。“真没想到,社区医院也这么专业!”他感慨道,“明年我要送一面最大的锦旗,好好感谢他们!”
在于海艳看来,姬先生的蜕变正是中心康复科理念的缩影:“我们不要患者感谢,但要他们找回生活的尊严。每一个能重新走路、能自理、能回归社会的人,都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
作为社区医疗的“神经末梢”,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始终聚焦居民“家门口”的需求。这里不仅配备专业的康复设备,更组建了多学科协作团队,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中医传统疗法深度融合,让居民免于奔波,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康复服务。“康复是一场爱与专业的双向奔赴。”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服务模式,让更多患者在这里重拾希望,走向新生。
上观号作者:上海静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