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号"无人机航母刚完成首次海试,这艘四万吨级的庞然大物搭载电磁弹射系统,预计2026年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这次海试紧跟着"福建号"航母服役,两艘新锐战舰前后脚亮相,说明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跑。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仔细看时间线就会发现端倪。从2019年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下水,到如今076型"四川号"海试,中国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就完成了两代两栖攻击舰的升级。这种迭代速度在全世界都罕见,背后是整套军工体系的成熟。特别是电磁弹射技术同时在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上使用,说明这项技术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不再是试验品。
无人机上舰这件事,远比看上去更有深意。"四川号"搭载的GJ-11隐身无人机,既能精确打击又能长时间侦察,这意味着未来海上作战模式将彻底改变。无人机群可以持续在前线侦察,发现目标后立即打击,有人战机则在后方指挥。这种"无人机打头阵"的战术,既能降低人员伤亡风险,又能实现全天候作战。
![]()
说到部署方向,南海和台海显然是重点。在南海,无人机航母可以大幅延伸控制半径,为岛礁提供持续火力支援;在台海,它能改变传统两栖登陆模式,实现立体突击。特别是配合直升机、气垫登陆艇等多维作战单元,"四川号"完全可以作为移动指挥中心,在争议海域形成战术支点。
对比美国海军发展的"闪电航母"概念,中国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线。美军主要侧重F-35B垂直起降战机,而我们重点发展无人机舰载化。这条路走通了,就能建立新的海战标准。毕竟无人机成本低、留空时间长,还能执行高风险任务,在未来海战中优势明显。
![]()
从现在到2026年正式交付,"四川号"还要经过多轮测试。但关键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后续的系统整合、无人机适配、指挥控制升级都将按计划推进。中国海军正在构建以航母为核心、两栖攻击舰为辅助的新型舰队体系,而无人机航母将成为这个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