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零跑汽车今年的累计销量突破了50万辆。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成绩,原本零跑要用全年去冲刺这个目标,但提前一个半月零跑便越过了这个阶段性的终点线。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个消息,并自信地立了一个新的目标:明年将冲击100万辆,争取更上一层楼。
以今年50-60万辆的年销量来看,明年100万辆的销量目标几近翻番,这不可谓不激进。但到今天,对于已经连续半年蝉联新势力销量榜首的零跑,这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
在过去几个月里,零跑的销量还在节节攀升,今年三季度零跑共卖出了17.4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01.77%,环比也增长了29.63%,月销量接连突破5万辆、6万辆,四季度首月更是突破了7万辆大关。
在大规模的销量支撑下,零跑汽车也率先跑通了新能源车企的盈利模型。
11月17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零跑汽车三季度净利润1.5亿元,继半年度盈利之后,再度实现单季盈利。而在流动性方面,零跑也保持着正向的经营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在手资金339.2亿元。
这意味着,这家曾经不被看好的造车新势力,已经成功穿越生存考验,其“全域自研”的供应链模式、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技术普惠”的产品定价理念,已经赢得了市场的规模化认可。
零跑拿到了“通行证”
与很多互联网背景的造车新势力不同,零跑自诞生起就有着非常务实的基因——它没有要颠覆行业,也没有想着冲击豪华,而是要做一个年销数百万级的世界级电动车企,类似于燃油车时代的大众、丰田。
基于此,零跑的策略也非常清晰,朱江明曾经做过阐释:“希望零跑的每一款车都能有销量。
在初步踏入汽车领域后,零跑汽车很快规划了A、B、C、D四大产品系列,价格从低到高,覆盖了轿车、SUV、MPV等全面的产品矩阵。
最早推出和上量的是C系列产品,几款中型及中大型SUV凭借着“水桶”的产品配置和实惠价格,在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选择的背景下,成功切入市场腹地。
今年3月,零跑交付了3.7万辆,首次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此后,随着B系列等更多新产品的上市及交付,零跑的月销量更是节节攀升,稳居首位。
![]()
朱江明的理念正是汽车行业运行百年的朴素规律:可持续盈利的关键就是规模,而规模是车企长期经营的“通行证”。
在连续数月的销量登顶之余,零跑汽车也顺势解决了生存问题,已经连续实现季度盈利。
在刚过去不久的第三季度,零跑汽车在斩获17.4万辆的销量新高时,收入水平也创下新高达到194.5亿元,并且同比也增长了97.3%。
这样的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
今年年中,零跑主推的新车型是更年轻的B系列——比如7月下旬上市的B系列首款轿车B01,自上市次月起月销量便突破了万辆,成为零跑产品矩阵中不容忽视的主力,但它起售价不到9万元。
不过,在车型增加的情况下,零跑汽车还是稳住了财务表现,第三季度零跑的单车售价和毛利率水平均有所回升——相较于第二季度,零跑的单车收入从10.6万元提升至11.2万元,而毛利率则从13.6%回升到14.5%。
单车收入的稳定来源于C系列的车型的持续放量。数据显示,在过去几个月里,零跑之前的销量担当C10、C11、C16等销量仍在持续提升,以终端数据计算的话,这三款车在零跑总销量中的占比仍达到七成左右。
而即便增加了定价相对更低的B系列车型,零跑汽车的毛利率水平还有了显著提升,去年同期,零跑汽车的毛利率还仅有8.2%,也就是说,今年三季度足足提升了4.3个百分点。
这便是规模释放出的强大势能,尤其是对于零跑这样高度平台化的车企而言。零跑的平台化水平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朱江明曾经介绍,B系列的零部件通用率高达88%。
如此的平台化率,可以让零跑的销量表现高效反哺到财务数据上:今年三季度,零跑汽车毛利达到28.2亿元,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248%,增长幅度均优于收入水平。
![]()
夯实的毛利为零跑的业务扩展赢得了从容的空间。
当下,零跑仍处于投入扩张期——三季度其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也都创下新高,分别为12.1亿元、6.3亿元,比上一季度分别增加了1.2亿元、2.2亿元——但这并未影响零跑的盈利表现,当季还是稳扎稳打地收获了1.5亿净利润,与上一季度相当。
与去年同期相比,零跑汽车已经完成了“由亏转盈”的蜕变,也在理想之后,破除了“造车新势力难以盈利”的魔咒。
如果说2024年是零跑汽车的起势之年,那么今年便是它彻底翻身的转折点。而明年其销量目标已经瞄准百万量级,零跑也将进入高质量盈利的全新阶段。
销量的飞轮转动起来
今年8月,基于超预期的市场表现,零跑汽车将2025全年销量目标从年初定的50-60万辆上调至58-65万辆。
从零跑10月份突破7万辆的表现来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难,这也将为零跑实现年度盈利做好业务保障。
而在此基础上,零跑要实现明年100万辆的销量目标,似乎也并不遥远。
以同样主打大众市场的比亚迪为参考,其第100万辆新能源车在2021年5月下线,一年后便迎来了第200万辆车型的下线,第300万辆则只花了半年。
零跑汽车在新势力里也展现了类似的节奏:今年9月25日,零跑第100万台整车下线——从第50万辆到第100万辆,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不仅展现了零跑规模化发展的超快速度,更标志着零跑的体系能力迈向了全新高度。
体系能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产品矩阵。
明年,零跑即将完成A、B、C、D四大产品线的全面布局——在C系列、B系列稳固基盘的同时,零跑D系列、A系列也将有新产品上市。
朱江明此前曾介绍,明年还将推出2-3款D系列新品及2款A系列新品。其中,D系列首款车型——旗舰SUV D19已经于10月中旬首秀,而A系列首款车型A10也将在11月21日广州车展亮相。此外,专为年轻人打造的Lafa5也将在11月27日正式上市。
“2026年将是零跑产品投放力度最大的一年,销量增长具备可预期性。”朱江明自信满满地表示。
![]()
无论是D系列、A系列还是Lafa,零跑的产品都将遵循一贯的风格——好而不贵。
朱江明曾在D19的首秀发布会后表示,即便是D系列这样的高端产品,也会延续零跑“产品很豪华,价格不豪华”的理念,以成本为核心定价,不会刻意追求高毛利。
这意味着,零跑会以被验证过的成熟打法——领先的配置及优势的价格——将会被复用至更多细分市场,这是零跑的舒适区,也是支撑明年百万级销量的保障。
这对于零跑来说,是其简单直接的经营理念在细分市场和目标用户的扩圈。
在过去一年里,零跑C系列及B系列的主要用户画像为年轻群体,相当一部分是家庭用户,而随着D19、Lafa5等新系列车型的上市,零跑将辐射更多的家庭用户及年轻群体——“向上够一够”,也“向下探一探”。
而已经累积了100万用户的零跑汽车,在如何定义产品层面,也有了比过去更多的心得。
以专为年轻人打造的全球车型Lafa5为例,它既有扎实的操控与加速表现,也有个性化的设计表达,是零跑在布局了多款实用型、走量型产品的基础上补充的“既满足个性化表达、又兼顾实用性”的车型。
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坦言,早年零跑曾推出小车S01,更多是觉得轿跑造型很酷,对“用户是否真的喜欢、核心需求是什么”没有做太多深入考量,但今天的零跑已经非常清楚用户的刚需是什么,补充性需求、个性化需求又是什么。
![]()
在技术与配置之外,零跑汽车也在进一步磨炼用户需求与产品定义,这无疑为零跑进入更多市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后盾。
站在新阶段的零跑,甚至还尝试为新用户提供情绪价值。比如,Lafa5亮相时发布会的主色调从往日的绿色改成了一抹亮眼的黄色,而D19首秀时,一向“抠搜”的零跑还请了一位代言人——老戏骨费翔。
零跑副总裁周颖表示,过去的产品沟通中,零跑确实更侧重传递产品硬核的一面,把其擅长的技术实力、产品硬实力讲透,但现在,零跑希望在保持这些核心优势的基础上,多传递一些感性理念,让大家看到零跑不一样的特质。
随着产品布局的完善与用户洞察的深化,零跑以“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经营体系已经臻于成熟,这家新势力也正在从少量爆款的成功,迈向全系列、多车型的规模化胜利。
实现年销百万,对零跑而言并不只是一句空谈,而是响亮的口号,更是其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成为主流汽车市场重要一极的里程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