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方军事专家预言灾难,中国四川舰72小时闪电返航打脸

0
分享至

前言

11月14日,被网友称为"副航母"的四川舰缓缓驶出港口。

在许多西方专家看来,这艘大胆安装电磁弹射的两栖舰,首航就是一场大考,甚至可能是一场灾难。

然而,不到72小时后,它稳稳地回到了码头,整个过程没出一点幺蛾子,这短短三天的航程究竟测试了什么?又揭示了中国军工的什么秘密?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出厂就成熟,72小时宣告一个新时代

当那艘被网友戏称为“副航母”的庞然大物,掉头返回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的码头时,整个过程还不到72小时。

官方通告简短有力,称首次出海试航“达到预期效果”。

他们原本预估,这艘搭载了尖端电磁弹射系统的巨舰,首次海试至少要十天半个月,甚至可能遇上各种技术难题。


可现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们一记耳光,一种“上当了”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短短三天的航程,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兜风,四川舰的闪电返航,是中国军工“体系化创新”能力的一次集中亮相。

解码这惊人的“中国速度”,你会发现,这艘排水量超过四万吨的巨舰,从去年12月下水到今年11月海试,周期短得令人咋舌。


这种速度背后,根本不是一个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一个成熟且高度协同的军工体系,它通过技术传承、流程优化和人装融合,实现了降维打击般的效率。

四川舰并非平地起高楼,它身上最引人注目的核心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直接借鉴了福建舰的成熟经验,可以说是直接跳过了最艰难、最耗时的技术摸索阶段。

这种“阶梯式”的技术应用策略,不仅极大降低了研发风险,也让整个项目周期得以几何级数般压缩,技术下放的速度和效率,本身就是工业体系强大自信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流程上的“前置化”管理,现代造船业早已告别了船壳下水再慢慢安装设备的旧模式,四川舰采用了先进的模块化建造方法。

许多巨大的功能模块在进入船坞前就已经基本成型,更关键的是,在它下水后的近一年时间里,早已在港池内完成了全面的系泊试验与设备调试。

显然,四川舰的首次海试,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一场针对真实海况下系统稳定性的“终极路演”。


这种高效还得益于海军与船厂之间“无缝化”的协作,未来的舰员早已深度介入,通过模拟训练等方式提前熟悉舰船的每一寸“神经”和“血管”。

当舰船在海上测试时,船厂的技术人员能够与操作舰员形成快速响应,解决突发问题,这种“人装协同”的高度默契,正是衡量一个工业体系是否真正成熟的核心标志。


体系化创新,揭秘速度背后的中国方案

不到一年的冲刺,证明中国军工早已从“单点突破”进化到了“系统集成”的高级阶段。

美军一开始抱着看戏的心态,认为中国在四万多吨的两栖舰上装电磁弹射器纯属“异想天开”。

他们知道电弹之难——福特号为此折腾了好几年,小船在电力储能、配电冗余、系统耦合方面也很难控制住波动。


原以为首航至少要十天半个月,可谁也没想到,四川舰仅仅用了三天就返回了母港,对外界而言就是一次有力的反击。

福建舰的电弹链条已经成熟了,参数、维护、测试方法以及配套供应也都已经“熟路”,四川舰几乎直接继承了技术、工程方面的积累。

去年12月下水,今年11月进行海试,不到一年就完成了系泊和系统调试工作,在全球造船业中也属罕见。


这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哲学,一边是中国高效、务实、聚焦体系化创新的模式,一步一个脚印,用成熟技术孵化颠覆性装备。

另一边,则是深陷军工复合体泥潭、效率低下、成本失控的美国模式,军火商将一个价值15美元的零件以4.7万美元的天价出售给军方,这样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

这种对比鲜明地凸显了中国在军工发展路径上的独特优势和清醒认知。


中国从来不是在照搬美军的技术路线,四川舰搭载的电磁弹射系统,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压直流全电推进”技术。

这套系统比美军的交流系统结构更简单、能量转换效率更高,而且经过了福建舰的实际验证,更关键的是,中国军工在系统整合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从福建舰到四川舰,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电磁弹射技术从航母到两栖舰的适配,这种迭代速度是美军难以想象的。


除了技术路线的优势,模块化造船技术的突破更是让四川舰的快速海试成为可能,中国造船工业这些年一直在推进模块化建造。

沪东中华造船厂作为模块化造船的标杆,已经实现了超大型总段的建造能力,四川舰的许多关键模块在不同船厂同步建造,最后到上海进行总装,这就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


新物种降临,重塑未来海战的游戏规则

如果说惊人的速度解决了“怎么来”的问题,那么四川舰的创新设计回答了“它能干什么”的疑问。

四川舰凭借着电磁弹射这一核心技术,它彻底颠覆了传统两栖攻击舰的作战定义,演变为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足以重塑战场规则的战术中枢。

别以为四川舰只是艘加强版两栖攻击舰,这么想可就太浅了,它压根没按传统军舰的分类来,直接跳出了条条框框,搞出个功能啥都能扛的“新玩意儿”。


它真正厉害的地方就是定位模糊、没固定套路,啥任务都能灵活应对,从硬件来看,这船就是个“混搭大王”。

两栖攻击舰的看家本事它一个没落下:能装下气垫登陆艇的大坞舱,还有够好几架直升机同时起降的宽甲板,抢滩登陆的活儿信手拈来。

但关键是,它还硬生生整合了本该属于航母的核心装备电磁弹射和拦阻系统,这种把两种不同舰种的核心功能凑一块儿的操作,在世界海军史上从没见过。


这直接把军舰之间的功能界限给砸破了,这种硬件混搭让它能“按需切换”角色,活脱脱一个多面手。

它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无人机母舰”的身份上,传统的两栖登陆作战,登陆部队往往要顶着敌方岸防火力前进,风险极高。

而四川舰能够利用电磁弹射器,高效起降像“攻击-21”这类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要知道,这种无人机的作战半径可达惊人的2000公里。


它能从远超敌方防御范围的安全距离上起飞,先行对敌方岸防阵地进行长时间的侦察与精确打击,为后续的登陆部队扫清障碍。

这也就彻底实现了“超视距立体登陆”的作战构想,让登陆作战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昂贵的军舰、宝贵的士兵不用再冒风险。

风险全转移到了相对便宜的无人机身上,划算多了,在更大的作战体系中,四川舰扮演着航母编队“万金油”的角色。


在低烈度冲突或非对称作战环境中,四川舰可以独立执行任务,避免动用福建舰这样的战略级“国之重器”,极大地提升了任务的经济性和灵活性。

而在高强度对抗中,它又能与福建舰(负责夺取制空权)、055型驱逐舰(负责区域防空)组成协同编队,作为编队的“无人作战前哨”。


从跟跑到引领,中国方案正在定义未来

四川舰的横空出世,其实意义已经超越了装备本身,而且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反映出了中美两国在海军技术发展哲学上的“非对称”碰撞。

长期以来,美国海军急需一种低成本、高潜力的多功能平台来支撑其“分布式作战”理念,以弥补其超级航母数量不足、部署成本高昂的短板。

他们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虽然看起来强大,却存在先天局限,F-35B为了实现垂直起降,不得不牺牲大量的载弹量和滞空时间,作战效能大打折扣。


同时,“美国”级受限于传统的起飞模式,难以高效运用代表未来的大型无人机,始终未能完全满足美军的需求。

而076型两栖攻击舰的设计,仿佛是隔空回应了美军面临的挑战,它既具备了准航母的潜力,能够弹射高性能无人机乃至未来的歼-35战斗机。

而且成本和建造周期又远低于福特级那样的超级航母,它几乎完美契合了“分布式海上作战”理念对于理想载体的所有想象,成为了一个高性价比、高灵活性、功能多样的海上节点。


这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哲学,一边是中国高效、务实、聚焦体系化创新的模式,一步一个脚印,用成熟技术孵化颠覆性装备。

另一边,则是深陷军工复合体泥潭、效率低下、成本失控的美国模式,这次四川舰用不到72小时的首次海试,让背后强大的工业体系与前瞻的战略思想“浮出水面”。

它的成功,不仅是中国海军装备的一次巨大跨越,更是一种高效、务实、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哲学的胜利,同时也预示着在未来的海军技术竞争中。


决定胜负的将不仅仅是单件装备的性能优劣,更是背后整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工业基础和战略远见,按照075型两栖攻击舰的进度推算,四川舰可能在2026年底前就能正式入列。

届时,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和立体登陆能力无疑将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那些曾经被美军视为“不可能”的事情,正在被中国军工一个个变成现实。

更让美军头疼的是,模块化建造意味着076的后续建造速度会非常快,一旦形成规模,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其实从四川舰的建造到海试,中国军工一直保持着低调务实的风格,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只有一步步扎实的推进。

11月14日出海时,除了船厂周边的军迷,没多少人关注这艘舰的动向,17日返航时,官方报道也只有寥寥数语,但就是这种“闷声干大事”的节奏,恰恰反映了中国军工的自信。

对于沿海航运和远海安全来说,强有力的远海控制以及立体登陆能力关系到航线的安全以及国计民生,无人化、远距化、智能化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朴素的愿望。


结语

尽量减少人员风险,用技术“活着赢”。

此举已经使美军重新考虑对原先被标记为“不现实”的方向列为“严肃风险”,海试成功了也不代表可以放松下来。

而是要更加紧绷地把每一道工序都做好,我们所期待的不是更加炸裂的标题,而是更加完整的答案。

#2025百度军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胡春华发表署名文章

胡春华发表署名文章

社评
2025-10-31 10:11:37
五金店,你知道“五金”是哪五金吗?

五金店,你知道“五金”是哪五金吗?

冷知识好玩
2025-11-11 21:52:55
段奕宏说得没错,不拍戏就消失的廖凡,早已在另一个圈子红得发紫

段奕宏说得没错,不拍戏就消失的廖凡,早已在另一个圈子红得发紫

伴史缘
2025-11-04 18:04:39
长得漂亮却做尽坏事,后被切除四个器官,小十五岁老公也出轨

长得漂亮却做尽坏事,后被切除四个器官,小十五岁老公也出轨

春秋论娱
2025-11-05 14:19:08
10位正部级任组长,新一批中央督察组全部进驻,举报方式公开

10位正部级任组长,新一批中央督察组全部进驻,举报方式公开

新京报
2025-11-19 16:43:04
成都女孩巴厘岛身亡,事发前旅社曾用杀虫剂熏蒸床虱,同屋中毒者:医生称或伴有两种中毒

成都女孩巴厘岛身亡,事发前旅社曾用杀虫剂熏蒸床虱,同屋中毒者:医生称或伴有两种中毒

红星新闻
2025-11-20 21:07:21
女朋友是体育生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二天下不来床

女朋友是体育生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二天下不来床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20:05
47岁海清近况让人心酸,脸垮嘴斜、又普又显老,昔日女神也落寞了

47岁海清近况让人心酸,脸垮嘴斜、又普又显老,昔日女神也落寞了

心静物娱
2025-11-18 09:20:16
美机构称中方用虚假社交媒体账户推广中国战机,外交部:该机构毫无公信力可言

美机构称中方用虚假社交媒体账户推广中国战机,外交部:该机构毫无公信力可言

澎湃新闻
2025-11-20 15:44:27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中医陈旺医生
2025-11-14 10:43:05
事关养老金发放!山东最新调整→

事关养老金发放!山东最新调整→

潍坊齐鲁网
2025-11-20 18:01:05
袁世凯的10房老婆都啥来头?3个青楼3个朝鲜美女,个个美到逆天

袁世凯的10房老婆都啥来头?3个青楼3个朝鲜美女,个个美到逆天

老达子
2025-11-20 06:55:02
“卖一台亏一台!”内存暴涨300%触发产业链崩盘,板卡停售、显卡难产!

“卖一台亏一台!”内存暴涨300%触发产业链崩盘,板卡停售、显卡难产!

高科技爱好者
2025-11-19 23:18:35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05:14
中英香港谈判中方为何吃暗亏?因我方出内鬼,6年后中央布局抓捕

中英香港谈判中方为何吃暗亏?因我方出内鬼,6年后中央布局抓捕

阿胡
2024-10-11 16:54:21
中日一战不可避免,日本达成一致:解放军若武统,日本定武力介入

中日一战不可避免,日本达成一致:解放军若武统,日本定武力介入

胖福的小木屋
2025-11-20 00:02:51
快扔掉!戴一天,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快扔掉!戴一天,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0-28 00:01:43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张晓磊
2025-11-07 11:34:05
她这大体格真绝了,目测身高180,这才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形象

她这大体格真绝了,目测身高180,这才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形象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8 13:38:18
1996年,姚文元出狱后,向中央提两个请求,第二个被一口回绝

1996年,姚文元出狱后,向中央提两个请求,第二个被一口回绝

雍亲王府
2025-11-15 21:50:03
2025-11-21 03:23:00
笔尖视界
笔尖视界
热爱写作与思考的记录者,坚信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特价值,每一种观点都值得被聆听。
651文章数 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数码要闻

一键击毁芯片无法恢复 十铨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支持销毁的SSD

艺术要闻

惊!评委曝光参赛照片致命错误,快来看看!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