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徐汇区民政局组织的“文化交融·我的家乡遇上上海”主题儿童活动,在徐汇区儿童关爱服务中心举行。活动以文化体验与艺术创作为载体,让非沪籍的孩子们在分享、互动和共创中,更自然地融入这座城市的社区生活。
活动从“文化初印象·双城记”绘画环节拉开序幕。孩子们拿起画笔,描绘出对家乡最深的印象:南通的海味、安徽的山色、贵州的瀑布……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背后,是他们对故土的眷恋。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都在这里被视为值得珍惜的文化资源,他们在介绍中不仅分享记忆,也在分享中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随后的沪语互动课让现场氛围更加轻松。社工老师借助徐汇区的地标建筑,引导孩子们学习“龙华寺”“上海体育场”等地名的沪语读法,还带领大家练习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沪语表达。“谢谢侬”“一道白相”等词语,在孩子们的跟读声中慢慢变得活泼起来。
![]()
沪语教学环节
最温馨的环节莫过于“双城文化交融——交融装饰画”。每个家庭将之前绘制的“家乡符号”与“徐汇地标贴纸”自由组合,共同装饰在一张空白卡纸上。当一件件融合了双城文化元素的“独家记忆”挂饰完成,孩子们互相许下承诺:“我想带你去看上海的外滩!”“我想带你去看我家乡的河流!”
据悉,这场活动不仅为不同家庭搭建了相知相融的平台,更为社区探索文化链接的服务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当来自不同地方的孩子在上海共同收获归属感,一个更包容、更有温度的社区也随之成形,徐汇也正在以看得见的方式,让更多家庭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记者:沈艺飞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