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在国家“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与数字乡村战略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日照联通五莲县分公司聚焦乡村实际需求,以“小投入”撬动“大民生”,为五莲县户部上沟村量身打造“亮化+数智”改造方案。这场兼顾照明改善、安全保障与治理升级的务实实践,不仅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更以国企担当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数字动能,书写出政企协同共建美丽乡村的生动答卷。
亮化工程暖民心 乡村夜色焕新颜
曾经的上沟村,村道照明设施陈旧匮乏,仅靠零星旧路灯勉强驱散夜色,老人孩童夜间出行需摸黑扶墙,公共区域因光线不足常年闲置,既影响村民生活便利,也制约了乡村活力。为破解这一难题,日照联通精准施策,在村里主路及公共区域铺设34盏太阳能路灯,柔和的暖白光均匀覆盖村落每个角落。
如今的上沟村,夜晚不再沉寂。路灯下,老人们结伴散步闲话家常,孩子们追逐嬉戏笑声阵阵,邻里乡亲围坐畅谈增进情谊。“以前天黑就不出门,现在亮堂又安心!”村民的朴实话语,道出了亮化工程带来的幸福感。亮化工程更带动了乡村环境的整体提升,村里借此契机整治公共区域,拆除杂物、补种绿化,昔日杂乱的角落变身“微花园”“小广场”,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也显著增强。一盏盏路灯不仅点亮了乡间夜路,更架起了企业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
![]()
数智升级强治理 平安乡村筑根基
如果说路灯点亮了乡村的“面子”,那么智能道闸则筑牢了乡村安全的“里子”。过去的上沟村四通八达,外来车辆随意进出、乱停乱放现象突出,不仅造成交通拥堵,更让村民对财物安全和孩子出行安全忧心忡忡。日照联通为村庄安装的蓝白相间智能道闸,成为守护乡村平安的新“门神”。
本村车辆经过自动识别后可快速抬杆通行,陌生车辆需登记入内有序管理,既保障了村庄通行顺畅,又筑牢了安全防线。“就这一根杆子立起来,心里头立马就踏实了!”村民的赞誉背后,是治理效率的显著提升。以往处理车辆剐蹭、寻找乱停车主,需村干部反复沟通、多方协调,如今通过道闸系统关联的车牌信息,各类问题处理有据可查、高效便捷。这道小小的道闸,更成为村庄的“新门面”,向到访的亲友和客商无声传递着村庄精细化的治理水平与文明新风,为乡村打开了迈向现代化治理的新思路。
数智变革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更凝聚了村民情感。感受到触手可及的“数字红利”,村民们从乡村建设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有人主动担任网络文明志愿者,手把手教邻居使用智能设备;有人通过数字平台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规划顾问”。村支书感慨道:“现在村民见了我们,不问‘有没有补贴’,而是聊‘能不能再教点新功能’,这种信任比什么都珍贵。”
![]()
模式创新可复制 普惠乡村启新程
上沟村的“亮化+数智”改造,全程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施工期间,村民自发协助搬运材料、配合安装调试,用实际行动参与家乡建设;项目完成后,夜晚亮了、管理顺了、联络畅了,“联通办实事”成为村民口口相传的评价。
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让上沟村实现了民生改善与治理升级,更为日照联通在乡村市场树立了良好形象,拓展了业务合作空间。更重要的是,它探索出一条“民生需求导向、小成本实效化”的乡村振兴可复制路径。据悉,日照联通将系统总结上沟村项目经验,形成标准化实施方案,在五莲县其他村庄推广这一微改造模式,让数智赋能的红利惠及更多乡村。
从“点亮一盏灯”到“连通一张网”,从“安上一套闸”到“共建一个平台”,上沟村的蜕变,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乡村治理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渐进革新。日照联通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让旧村展新颜、村民有盼头,在乡村振兴的广阔田野上播撒数智种子,书写着国企担当与民生幸福交织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