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广州理工学院校园内,暖阳洒落,招聘展位前人流络绎不绝。企业代表耐心介绍岗位,毕业生手持简历,专注交流——这是2025年东莞市“百校千企万岗”校园现场招聘活动的广州专场。“现场招聘+莞职导赋能”的双核驱动模式,持续为人才供需两端搭建精准对接的桥梁。
随着广州专场顺利举行,这场历时半年、跨越多省的揽才之旅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据统计,自5月启动以来,系列活动共走进13所院校,组织294家次企业现场招聘,提供职位666个,人才需求达7571人,累计吸引13324人次毕业生现场咨询,接收简历6772份。同步开展的5场校政企洽谈会和8场“莞职导”进校园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引才内涵,展现出东莞精准、创新、务实的招才引智新格局。
![]()
精准引才:从高原到沿海的“链群对接”
2025年的“百校千企万岗”活动展现出一幅广阔的引才地图。5月,招聘团远赴西藏林芝,在高原之上开启年度招才引智之旅;金秋九月,队伍转战中部腹地长沙;深秋时节,又南下广西柳州、河池;在初冬时节,于粤港澳大湾区完成本轮引才的重要站点,将招才引智工作持续推向深入。
这种跨地域、广覆盖的招聘布局,体现了东莞引才的战略眼光。13场校园招聘,165家次企业参与,7571个岗位需求,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东莞对各类人才的渴求与精准定位。在林芝,招聘团瞄准技能型人才;在长沙、柳州,聚焦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大湾区院校,则侧重匹配东莞产业升级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每一场都是精心设计的“链群对接”——企业的需求链与高校的人才链精准耦合,达成2342个初步就业意向,让人才引进从“广撒网”走向“精聚焦”。
全程陪伴:从简历指导到夜市招聘的“暖心导航”
“不仅要帮学生找到工作,更要帮他们找到职业方向。”这正是“莞职导”进校园系列活动的深层理念。全年8场职业指导活动,从简历制作到职业规划,为学子们点亮了职业发展的路灯。在广州理工学院,一场《从简历升级到职业规划》的主题分享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有学生感慨:“原来简历不是信息的堆砌,而是个人价值的呈现,这让我对未来的路径更加清晰。”
![]()
这一“授人以渔”的理念,同样体现在“莞聘夜市”的场景创新中。9月17日晚在东莞城市学院,职业指导与政策咨询被巧妙地融入热闹的夜市氛围,毕业生们在打卡集章、体验AI模拟面试的轻松过程中,同步完成了简历诊断与政策咨询。这种将精准服务嵌入创新场景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招聘的紧张感,让学生们在更自在的环境中实现了自我展示与长远规划。
从深度的课堂指导到轻松的夜市服务,“莞职导”与“莞聘夜市”共同构成了“招聘+赋能”的双核驱动,彰显了东莞引才工作从精准匹配到人文关怀的立体化推进。
平台思维:校政企洽谈构建长效机制
区别于“一锤子买卖”式的传统招聘,2025年的“百校千企万岗”活动更注重长效合作机制的构建。全年5场校政企洽谈会,成为连接东莞企业与省外高校的稳固桥梁。
从林芝到江门,从长沙到河源,校政企三方围绕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与企业招聘展开深度对话。在长沙理工大学,马可·波罗控股、怡合达自动化等企业代表与高校面对面交流,共商人才合作大计;在广西科技大学,洽谈会细致到机械与汽车工程、生物与化学工程等具体学院的对接。
![]()
这些洽谈会不仅解决了当下的人才需求,更搭建起校地、校企洽谈的常态化平台,为未来的人才培养与输送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雪域高原到珠江之畔,2025年东莞市“百校千企万岗”活动以精准的策略、创新的形式和深入的对接,成功搭建起人才与企业的桥梁。东莞正以更开放、更精准、更贴心的姿态,迎接八方英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文字:李幸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