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高东起 韩婷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的石墙黛瓦间缀满金黄玉米、火红辣椒,延续六百余年的晒秋盛景如诗如画。皮影戏、湖北大鼓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鳞次栉比的微博物馆与非遗传人展示市集,共同构成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2025年11月16日,中国民协领导率专家团队到此调研,盛赞其文旅融合成果。
调研团队漫步青石板路,被“露天博物馆聚落”深深吸引。通过“修旧如旧”的保护性修缮,古村重焕生机。70年代生活馆、家风馆、中医药文化馆等主题空间,系统展现着村落六百年的历史脉络。项目负责人卢千介绍,将古民居转化为博物馆既保护了建筑本体,更让文物成为“可触摸的历史教科书”。专家组认为这种模式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大余湾创新打造农事文旅IP,春季插秧节让都市人群体验农耕乐趣,深秋“晒秋”景观更连续三年亮相央视,从生产习俗蜕变为极具传播力的文化名片。
非遗在这里实现活态传承。皮影戏、木兰武术、楚剧等表演轮番上演,非遗市集上匠人现场展示船雕、泥塑等技艺,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专家感叹:“群众的喝彩赋予了非遗不息的生命力。”
专家组总结认为,大余湾成功探索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守住乡村形貌、留住乡土灵魂、凝聚乡村精气神,让民间文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产,文化力量成为区域经济的强劲引擎。
这座六百余年的古村正以蓬勃生机证明: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交织,必将在乡村振兴中谱写更美篇章。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