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首先怀疑的是当地土匪。当时川藏线附近还有零星土匪残余,他们熟悉地形,可能伺机作案。可排查了周边十几个村寨,走访了上百位村民,却没发现任何土匪活动的痕迹——要是土匪作案,不可能不惊动村民,也不可能把五十箱银洋(每箱重约30斤,总共1500斤)悄无声息地运走。
![]()
线索一度中断,专案组把目光转向内部。他们重新勘察现场,发现后墙的洞口挖得很规整,明显是熟悉仓库结构的人所为;而且仓库地面没有杂乱的脚印,只有几枚和战士胶鞋吻合的印记。于是,他们开始对看守仓库的排以及负责物资管理的人员逐一询问。
询问中,一个叫王友才的仓库保管员引起了怀疑。他是四川人,之前在国民党部队当过兵,起义后加入筑路大军。案发当天夜里,他本该和另一个战士一起值夜班,却借口肚子疼请假,直到凌晨才回岗位。更可疑的是,他的鞋上沾着的泥土,和仓库后墙洞口的泥土成分完全一致。
专案组立刻对王友才展开审讯,一开始他拒不承认,说泥土是白天干活沾上的。可当侦查人员拿出他藏在床板下的一把工兵铲——铲头上还留着洞口的泥土,他终于撑不住了,交代了作案经过。
![]()
原来,王友才一直对现状不满,觉得筑路又苦又累,工资也不算高。看到五十箱银洋运进来,他起了贪念,偷偷观察仓库地形,趁夜班请假的机会,用事先藏好的工兵铲挖开后墙,然后分批把银洋搬到仓库后面的山坡上,埋在一处乱石堆下。他原本想等风头过后,再悄悄把银洋运走,没想到才过了一天就被发现了。
专案组根据王友才的交代,立刻组织人员去山坡上挖掘,果然在乱石堆下找到了五十箱银洋,一枚不少。案件告破后,工人们悬着的心落了地,工资按时发放,川藏公路的修建没受太大影响。而王友才因盗窃国家财产、影响国防工程建设,被依法判处死刑,在昌都公开执行,给当时的筑路大军和当地群众敲响了警钟。
后来有人说,王友才是被贪念冲昏了头,也有人说,当时的艰苦环境放大了他的私心。但无论如何,这起案件见证了川藏公路修建的不易——不仅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还要应对内部的隐患。那些沉甸甸的银洋,是工人的生计,更是国家建设的决心,容不得半点觊觎。
![]()
你说,在雪域高原的寒风里,那五十箱失而复得的银洋,是不是也在诉说着当年筑路人的坚守与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