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一则来自海牙的声明,为持续数月的全球汽车芯片危机画上了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句号。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暂停对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干预,将公司控制权交还给其中方所有者。
![]()
这一封迟来的“投降书”,宣告了西方阵营在供应链金融战中的彻底失败。
要知道,就在几天前,日产汽车还因安世芯片供应中断,被迫宣布九州工厂将减产1400辆。
荷兰政府本想通过“行政抢劫”来遏制中国,结果却将自己的盟友拖入深渊。
中国这次赢得太漂亮,不仅不战而屈人之兵,更向世界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已是不可或缺的救世主,而非可以随意切割的附庸。
行政干预如何引发一场“经济自杀”
我们必须看清,荷兰政府这次的认输,不是出于良心发现,而是出于纯粹的经济恐惧。安世半导体这家中资企业,生产的是全球汽车工业依赖的车规级芯片。
荷兰政府以荒谬的“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干预,试图切断中国对安世的实际控制,结果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大地震。
可结果呢?这枚回旋镖精准地打在了西方自己的脸上。
![]()
日本的日产汽车被迫减产,面临高达2750亿日元的年度亏损风险;德国的大众、宝马等汽车巨头也纷纷发出警报。
他们所面临的,是实打实的断供危机。这哪里是遏制中国?这分明是自杀式的经济行为。
中国在应对这场闹剧时,展现出了令人折服的战略定力。
我们没有搞对等报复,而是采取了“精准调控”——对那些合规的欧洲企业,比如本田、欧摩威,通过发放出口豁免,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但对荷兰这个肇事者,我们则坚决不给面子。
刘劲松司长的“当然不满意”言论,将中方的强硬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荷兰发现,它不仅没有伤害到中国,反而让自己的欧洲盟友们陷入绝望,同时还必须面对中国潜在的报复时,它唯一的选择就是收手。
![]()
卡雷曼斯嘴上说“是采取建设性步骤的正确时机”,说白了,就是扛不住了,怕了。
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的物归原主,是市场规律对政治狂热最沉重的一次反击。
虽然荷兰已经道歉退让,但中方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荷兰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在中国与美西方阵营的长期博弈中,我们不能依赖对手的良心发现,必须手里握有足够威慑的底牌。
锁死日本工业,威慑西方政客
中国通过安世事件,赢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我们手中还有三张足以威慑西方政客、确保国家战略安全的“王炸”底牌。
这三张牌,将彻底打消任何国家妄图效仿荷兰的念头。
![]()
第一张牌:关键矿产断供的工业绞索。
相比于水产和旅游,关键矿产才是日本和欧洲工业的“命门”。
日本的汽车、半导体、高端制造高度依赖中国的镓、锗、稀土等战略资源。
如果中国以“环保”或“安全”为由,对这些矿物实施定向断供,日本的汽车产业将在一年内彻底瘫痪。这不是威胁,这是产业链的客观现实。一旦这张牌打出,高市早苗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将面临国内财团的集体“逼宫”。
第二张牌:琉球地位未定的法理核弹。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湾有事”论,触动了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反手打出的“琉球牌”,直击日本的领土法理痛点。
![]()
在联合国和国际场合,中国可以持续施压,要求重新审视琉球群岛的地位问题。
这不仅能成功转移国际舆论对台海的关注,更能从根本上动摇日本的领土完整性和主权合法性。这招够狠, 是对日本地缘政治的釜底抽薪。
第三张牌:海上执法升级与核污水的“终极问责”。
安世半导体事件暂时解决了,但日本的核污水排放仍在继续。
中国可以扩大在相关海域的海上执法力度,要求对日本运输船只进行“环境安全检查”。
同时,继续在国际法庭和联合国体系内,推动对日本核污水排放的“终极问责”。
![]()
这不仅能确保中国海疆安全,更能将日本塑造成“全球环境公敌”的角色,让其在外交上彻底陷入孤立。
这三张牌,每一张都是重量级的威慑。
它们的存在,就是对任何试图以政治手段干预中国正常商业行为的势力,最清晰的警告。
荷兰这次的认输,是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信誉成本才换来的“及时止损”。如果再有国家敢步后尘,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法承受的代价。
消息来源: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答记者问
(中国日报网)
涉安世半导体,荷兰宣布:暂停 (环球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