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到退休年龄,刘阿姨本该尽情享受慢生活,却总觉得肚子不太对劲。晚上看电视,常常忍不住去厕所,有时还会有些腹胀和隐隐作痛。家里人劝她赶紧去医院,但她总以为是年纪大,肠胃功能差了,也没放心上。
直到有一天,家中孙女看到刘阿姨又一次半夜跑卫生间,追问原因,“是不是最近拉肚子很频繁?”刘阿姨摆摆手:“老毛病了,凑合着吧。”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坚持?以为“小毛病”只不过是肠胃不和,其实暗藏风险!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确诊直肠癌的患者超过50万,其中60%的人早期出现信号却被忽视。
正因为“拖一拖”“缓一缓”,许多本可以早发现、早治疗的问题最终错过了黄金疗效期。直肠癌早期信号往往隐匿,一旦错过,风险和治疗难度都大大增加。
其实,医学专家反复提醒,身体出现四种情况时,更应警惕直肠癌的可能。这四个信号,大多数人都会误认为只是普通肠胃问题。如果你或家人出现类似情况,且年龄在45岁以上,更要引起注意,切勿一拖再拖!
那么,这四种令人担忧的信号到底是什么?拖延和忽视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一起来看看。
![]()
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直肠癌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数据显示,直肠癌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为58岁,但40-50岁人群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而“拖延检查”则是导致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常和普通肠炎、痔疮乃至饮食不当混淆。如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等信号,在家属眼里都属于小问题。
但专业医生指出,便血中“三分之二是良性病变,三分之一却可能是肿瘤信号”。此外,随着年龄增长、生活习惯不规律(如经常熬夜、缺乏蔬果、久坐少动),直肠癌高危人群愈发庞大。
![]()
一份2023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全球肠癌筛查数据汇总发现:只要及时响应早期信号,患者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若延误诊断,生存率可能骤降至40%以下。这正是直肠癌“怕拖”的科学依据。
专家总结:身体出现以下四种信号时,务必尽快前往医院筛查,尤其是40岁以后人群。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如便秘、腹泻反复出现,或者排便时间、次数、形态与往常明显不同。有统计显示,50%的直肠癌患者曾有持续超过两周的排便异常。有的人表现为“每天排便多于三次”;有的人则由“每天一次”变成“几天一次”,甚至长期便秘。
便血或粘液便不明原因
便血往往会被当成痔疮,殊不知直肠癌早期便血约占45%,且多为暗红色或混杂粘液。若未合并肛裂、痔疮等明显病因,或者止血效果不佳,务必引起警惕。
腹部不适、下腹胀痛或坠胀感
早期直肠癌可能仅有轻微腹部不适,许多人将其归咎于消化问题。一项对2万余名直肠癌患者的数据分析显示,70%患者在确诊前3-6个月频繁腹部胀痛。如果症状持续、多次自行调整饮食无效,风险系数显著增高。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或贫血
若短期内(如三个月内)体重下降超5%,同时伴有无力、脸色苍白,进食正常却血红蛋白降低,很可能是肠道慢性失血或肿瘤消耗所致。数项调研证实,约13%的直肠癌患者首发为贫血或消瘦。
以上这四个信号如有出现两项及以上,尤其是反复、持续时间长、用常规方法无法缓解的,需高度怀疑并及早筛查。
直肠癌如能早诊治,很多患者都能控制病情、恢复正常生活。可一旦发现晚,治疗难度和花费都会大幅上升。
有研究表明:早期直肠癌患者通过微创手术,五年内完全康复率高达92%。而到了晚期,仅靠化疗、放疗,生存率则不到一半。更令人遗憾的是,超过36%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根治时机。
现实中,大多数人存在侥幸心理,轻信“拖一拖自己会好”,以为排便不适只需调整饮食、贴点膏药,或尝试偏方。这种态度极易延误病情:直肠癌生长速度并不快,但“拖到不可收拾”已为时晚矣。
![]()
如有上述四类信号,建议采取以下科学应对策略:
及时就诊、规范筛查
一旦有反复便血、排便异常,不要仅凭自我判断或网络信息自行用药。建议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做一次肠镜检查。现今肠镜早已做到无痛、微创,安全性高,检查只需10-20分钟,为癌症“早筛”提供直接证据。
关注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45岁以上、肠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久坐人群,属“高风险”类别。医学协会推荐:40岁以上即应每1-2年进行肠镜检查一次,尤其有症状时不要拖延。
![]()
良好生活习惯,严守防线
多吃蔬菜水果,膳食纤维能降低肠道肿瘤风险约13%。坚持适度锻炼,避免肥胖和便秘。限制红肉、加工肉摄入,每日饮水适量,保持规律作息。
补充科普知识,克服误区
直肠癌并非“老年专属”,年轻人也有患病风险。便血、腹泻反复时,应以科学防治为主,不要轻信偏方或迷信推迟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