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风一吹,口罩又戴上了。有人说是“防病”,有人说是“习惯”,可你知道吗?那些冬天坚持戴口罩的人,半年后身体竟悄悄发生了4个明显变化。不是吓唬你,这些变化跟你的免疫力、呼吸系统、甚至心理状态都息息相关。医生眼里,这不是小事。
![]()
天冷戴口罩,早已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冬日标配”。尤其在北方农村,风大、空气干、雾霾多,很多人一进冬就不摘口罩,甚至晚上睡觉也戴着。看似“多一层防护”,但如果长期不摘口罩,身体真的会“默默记账”,几个月后,可能就会透露出端倪。
第一大变化:免疫系统反而“变懒”了
不少人戴口罩的初衷,是想少感冒、防流感,特别是老年人,觉得“少吸点凉风就少生病”。但医生发现,长期戴口罩的人,感冒次数不一定少,反倒容易反复感染。
![]()
这是适度接触病原微生物,其实能“训练”免疫系统。就像农村娃小时候爱玩泥巴,反而不太生病。口罩虽然挡住了细菌和病毒,但也让身体少了“练兵”的机会。免疫系统长期“不上岗”,警觉性就会下降,反而更容易被击穿。
有研究指出,长期远离环境中常见病原体的人群,免疫多样性下降,容易出现免疫耐受和过敏现象。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戴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口罩,天气一变暖、一摘口罩,就开始连着感冒、咳嗽不止。
第二大变化:肺功能“偷着下滑”
![]()
戴口罩会不会影响呼吸?这个问题,在医学上已经有了答案。尤其是N95或多层棉布口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呼吸阻力。年轻人代偿能力强,问题不大;但对年纪大的、肺不好的人来说,影响就不小了。
医生在门诊中观察到,有些肺气肿或慢阻肺患者,冬天戴口罩时间久了,出现胸闷、乏力、活动后气短的现象明显增多。这些人原本就呼吸不畅,加上口罩增加负担,肺部供氧效率变差,久而久之,肺功能就可能“悄悄下坡”。
![]()
长时间戴口罩也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排出不畅,尤其在运动或劳作时更为明显。农村老人在冬季本就活动少,若再戴着口罩干重活,可能会感觉更累、更喘,甚至出现头晕、心慌等轻微缺氧症状。
第三大变化:皮肤和口腔“出状况”
别小看那一块口罩,遮住的不只是鼻子和嘴巴,还有皮肤的呼吸和唾液的流通。医生发现,冬天长期戴口罩的人,面部皮肤问题和口腔问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
首先是皮肤问题:口罩内空气不流通,加上呼吸带来的湿气,容易形成“温暖湿润”的小环境,最适合细菌滋生。有些人脸上开始起痘、泛红、瘙痒,甚至出现“口罩脸”——一种因长时间摩擦和潮湿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其次是口腔问题:戴口罩让人下意识减少说话量,唾液分泌减少,口腔清洁度下降。加上冬天本就干燥,很多人不爱喝水,口臭、牙龈炎、口腔溃疡等问题就容易找上门。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唾液腺功能减退,戴口罩更会加重口腔干燥,使菌群失衡。
![]()
第四大变化:情绪和心理“被闷住”了
这个变化最容易被忽视。戴口罩虽然遮住了病菌,也遮住了笑容和交流。在农村,老人最怕的不是冷,是孤独。冬天本就活动少,再加上口罩让人与人之间“少了亲切感”,很多老人变得更沉默、更忧郁。
医学研究表明,长时间佩戴口罩会影响面部表情识别和情感联结。尤其是老年人,依赖眼神和嘴角的变化来感知他人的情绪,口罩一遮,人与人之间的“暖意”就被隔断了。
医生还发现,一些原本社交活跃的老人,在冬季戴口罩后变得不爱出门、不愿说话。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隔离”,长此以往,甚至可能诱发轻度抑郁、认知退化等问题。
![]()
从门诊接诊经验来看,那些冬天坚持戴口罩的老人,到了春天多数出现“精神萎靡、睡眠差、情绪低落”的问题,而这,很可能就是口罩带来的心理隐患。
不是反对戴口罩,而是提倡“科学戴”
医生并不是让大家冬天不戴口罩,而是呼吁要科学佩戴、适时摘除。例如:
![]()
- 在人多密闭场所,如村卫生室、公交车上,口罩绝对要戴好
- 在户外空旷处、空气清新时,可以适当摘下口罩,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
- 每天要清洗口罩或更换一次性口罩,避免重复使用滋生细菌
- 在家中或与家人相处时,不必一直戴口罩,要保持良好通风和清洁环境
- 不要在剧烈活动时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防止呼吸负担过重
农村环境虽不如城市洁净,但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本身就是天然的“健康因子”。盲目追求“全副武装”,反而可能错过了身体该有的“锻炼”和“适应”。
![]()
结语:
健康不是靠“包裹”出来的,而是靠平衡养成的。口罩只是工具,关键在于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多久。对老人来说,科学戴口罩的同时,更要关注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不迷信、不恐慌,适度防护、理性生活,才是冬天最好的养生之道。
参考文献: [1]张立勇,王俊,李春林.长期佩戴口罩对中老年人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10):1021-1025. [2]李晓清,刘兰.口罩使用与皮肤及口腔健康关联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03):255-258. 健康声明:以上内容基于真实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进行科普解读,旨在提升公众健康认知,不能作为任何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依据。若有疑似身体不适,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自行判断或延误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