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近日,水利部批准发布《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明确,河湖管理范围应依据流域和区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明确的防洪功能定位、遵循洪水演进与河湖演变的基本规律进行划定,不应缩窄行蓄洪空间。
河流、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河道及堤防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是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从滔滔大江到涓涓细流,我国河川纵横、水网密布,是世界上江河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我国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45203条,总长度150.85万公里;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2865个,水面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
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2018年以来,水利部部署各地加快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全国江河湖泊首次有了明确管控边界,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为加强河湖保护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后,水利部门又聚焦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等突出问题,启动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推动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目前88条(个)母亲河(湖)中,79条河流已全部实现全线贯通,9个湖泊生态水位有效维持。”在谈及母亲河复苏行动的成效时,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举例说,黄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断流百年之久的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水流贯通,断流26年的永定河连续5年全线贯通、连续2年全年全线有水,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发布实施《规范》,对于强化河湖管理保护、保障国家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副司长刘江介绍,近年来为加强河湖保护,一方面,充分发挥30万名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作用,协调推动解决河湖管理保护难题;另一方面,严格管控河湖水域岸线,划定170万公里河道、3000个湖泊管控边界,印发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七大流域重要河湖和丹江口水库岸线保护利用规划,5.26万公里岸线明确功能分区和管控要求。同时,指导各省份完成501个省级岸线规划编制。
河道、湖泊、水库是行蓄洪水的重要空间,确保它们空间完整、功能完好是河湖管理与保护的关键。这些年来,依托河湖长制,水利部门纵深推进清理河湖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各地重拳整治侵占破坏河湖库违法行为。截至目前,累计整治“四乱”问题28.4万个,拆除违建1.46亿平方米,清理垃圾1亿吨,河湖面貌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数字赋能让河湖库监管有了新突破。今年7月,水利部印发《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应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技术,强化河湖库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如今,一张贯通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全链条的监测感知网,正在加速布局。
也要看到,当前,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各地划界标准不统一,有的地方划界成果质量不高;有的地方将江心洲划出管理范围,选取的划界标准偏低,避让村镇、建筑物等,人为缩窄管理范围,上下游、干支流管理范围线不衔接,影响了河湖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制定统一的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划界质量,实现划界成果‘从有到好’。”刘江说。
呵护河湖生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陈敏表示,水利部将进一步落实治理修复措施,持续实施“一河(湖)一策”治理修复;夯实河湖管理基础,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坚持不懈做好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这篇大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