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电影是《至暗时刻》,反映的是二战时期的英国。1940年5月10日,丘吉尔重组内阁。丘吉尔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外部是希特勒的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在法国敦刻尔克一带面临灭顶之灾,英国本土也可能遭到德军的入侵;内部则是国王的不信任,内阁成员之间矛盾重重,不少人幻想与德国和谈求得和平,民众迷茫彷徨不知所从。
![]()
在这样的情况下,丘吉尔所要做的,就是重塑民众的信心。而他采取的方式是:周旋于国王与内阁成员之间,求得尽可能多的支持;深入民间,听取大众的心声;发表演讲,让民众拧成一股绳;采取积极的措施,征集民船,从敦刻尔克救回30多万士兵。
![]()
片中的丘吉尔是立体的,是不完美的,他有太多的缺点,暴躁易怒,嗜酒如命,雪茄不离手,在马桶上办公,洗完澡后光着身子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可是,他又是坚定的,他知道,不能对德国法西斯存有幻想,必须顽强抵抗;他还是睿智的,他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他激发出了整个民族的信心,他挽救了几十万士兵的生命,他拯救了英国,也对世界反法西斯主义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影片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领袖形象,唯其真实,方能不朽。
![]()
影片的结尾,是丘吉尔在1940年6月4日作的那个著名的演讲:
“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
诸位要问,我们的对策是什么?我可以告诉诸位:是宣战,在海上,在陆地,在空中,动用我们全部能量,动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所有力量,对敌宣战;对专制恶魔宣战……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听了这样的演讲,英国民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看了这样的电影,让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谁的人生中没有至暗时刻呢?有了这样的时刻,不妨想一想那个六十多岁的丘吉尔,他是怎样面对这样的时刻的?他又是怎样走出这样的至暗时刻的?坚持,忍耐,不放弃努力,不停止奋斗,或许就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